1937年的淞沪之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规模巨大,作战最烈的一次战争,时间长达三个月,日方动员兵力约25万人,中方动员兵力约75万人,其后的南京之战实际上是它的尾声。两次战争时间相连,地区相连,可以看作是一次大战役的两个不同阶段。
一 蒋介石决定拒和、应战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长期对日本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摸不清日方底细,方针难定,日记云:“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逼我屈服乎?”“将与宋哲元为难乎?使华北独立化乎?”“决心应战,此其时乎?”“此时倭无与我开战之利。”次日,他一面派遣中央军北上,支持宋哲元部“守土抗战”,同时电复北平市长秦德纯等,“应先具必战与牺牲之决心,及继续准备,积极不懈,而后可以不丧主权之原则与之交涉”。
当时,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相差悬殊,因此,在国民政府内外,都有一部分人积极主和,或者设法推迟大战时间。在国民政府内部,以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徐永昌为代表。他认为,中日空军力量之比尚不足一比三,抗战准备至少尚须六个月。7月14日,徐永昌致函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主张“和平仍须努力求之”。16日,徐致电阎锡山,“请为和平运动”。18日,通过魏道明转告外交部长王宠惠,“在能容忍的情势下,总向和平途径为上计”。何应钦同意徐永昌的意见,建议徐向时在庐山的蒋介石陈述。21日,徐永昌致函蒋介石称:“对日如能容忍,总以努力容忍为是。盖大战一开,无论有无第三国加入,最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但其后日本系工业国,容易恢复,我则反是,实有分崩不可收拾之危险。”24日,他又向蒋介石建言,“勿忘忍是一件很难挨的事。”
在知识阶层中,胡适、蒋孟麟等都主张“忍痛求和”,认为“与其战败而求和,不如于大战发生前为之”。为此,胡适两次面见蒋介石。7月30日,他向蒋提出,“外交路线不可断”。8月5日,他向蒋建议,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以此解决中日两国间的一切“悬案”,换取东亚长期和平。8月6日,胡适要求在大战之前作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他在面交蒋介石的书面建议中提出:1.近卫内阁可以与谈,机会不可失;2.日本财政有基本困难,有和平希望;3.国家今日之雏形,实建筑在新式中央军力之上,不可轻易毁坏。将来国家解体,更无和平希望。胡适希望经过努力,能在中日间维持50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