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颁奖人:平凡处见惊雷(2)

感动的力量 作者:刘凯


……

梁建增曾说,用青少年为获奖人颁奖,是《感动中国》的一个特色,这代表未来,代表希望,代表文化的传承。

当初确定下来用孩子颁奖,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讨论。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颁奖要突出的不仅仅是获奖者,观众一般还会根据场面的大小、出席的领导、颁奖人的分量等各个方面来确定这个奖项的重要。

但《感动中国》不同,它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颁奖,不应该用周边因素来确认人物精神的伟大。另外,《感动中国》聚集了不同领域里的顶尖人物,如果需要人为他们颁奖,这个人是谁呢?这些都是问题。

赞同需要嘉宾颁奖的人强调,既然颁奖在中国已经是一种文化,那么就应该顺应这种文化,为《感动中国》在人脉和影响上赢得优势。

朱波不赞同,他就是想不明白,如果袁隆平获得了这个奖呢?他曾经是国家科技大奖获得者,当年是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奖的。那么《感动中国》请谁来为他颁奖?谁敢为他颁奖?即便不是袁隆平,我们说徐本禹,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他做到的,很多人都做不到,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比他更强的人,为什么不把奖项颁给更强的人呢?

争论还有其他意见,比如由组委会成员颁奖,和奥运会、诺贝尔奖一样。但这种意见没能成为主流,很快被忽略。中央电视台虽然是颁奖方,但谁都知道,感动是所有观众心里的一杆秤,不是中央电视台某个机构或者某层领导能最后确认的,这和奥运会、诺贝尔奖完全不同。

没有人颁奖,那么奖杯怎么送到获奖人手里呢?用礼仪小姐的方式当然是不会被采用的,用孩子是最众望所归的想法。这个孩子应该是谁呢?他或者她多大呢?

又是新一轮讨论。

樊馨蔓主张用小孩子,越小越好,起码是学龄前的。有人不同意,因为奖杯是有分量的,孩子太小会拿不动这座水晶奖杯。但樊馨蔓坚持,她觉得,奖杯大、沉重,孩子拿起来艰难,这种感觉是对的,能让观众注意到孩子的小、幼稚,能让观众体会到节目组的用意。

樊馨蔓的坚持是新闻评论部有名的,一般她都会取得胜利。

当然也有例外,《感动中国》2005年度颁奖晚会上,尝试了一次使用颁奖嘉宾。但所有担任颁奖嘉宾的人都是曾经的《感动中国》获奖者。从过去三年的获奖者中,节目组在人物内核上寻找一一对应关系,不远万里,把曾经的获奖者邀请到北京,只为舞台上不到三分钟的时间。节目组期望这种颁奖能传达《感动中国》精神的传承意味,也获得了相当的效果。

尽管所有的意义指向都是正确的,但导演坚持回到原来的方案上,她认为颁奖瞬间是一个段落的高潮,这时候,舞台上的因素过多,会影响效果。观众刚刚通过短片和访谈已经建立了对获奖者的敬意,但新出现的同样是《感动中国》获奖人的颁奖者,打破了这种辛苦营造的认识,获奖者作为主角的地位被减弱了。

邀请曾经的获奖者担任嘉宾,只有这一次。

颁奖的孩子虽然只有四五岁,但经过《感动中国》的镜头放大,当然是万众瞩目。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个位置对孩子来说,是个好机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朋友或者同事托人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让导演过目。每次都是总导演樊馨蔓亲自挑选这些孩子,她从来都是拒绝这种请托,坚持到附近的幼儿园中挑选。

面试的时候场面不大,一般都在办公室里。这时候,十几个五六岁左右的孩子排着队等候着,家长们抱着衣服和食物,耐心等待,场面和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一样。

制片人朱波的儿子朱珈逸曾经央求爸爸,他想上《感动中国》颁奖,朱波对自己的儿子非常有信心,他说:“那你就去面试吧。安排面试可以帮忙,别的就看你自己了。”

2003年,四岁的朱珈逸站在被挑选的孩子中排队,轮到他面试,樊导看了看,问了问年龄,说:“太小。”

旁边有助手小声提醒她:“这是朱波的儿子。”

她还是坚持:“真的太小,过两年再来吧。”

又过了两年,朱珈逸又站在面试的队伍中,面试的还是樊馨蔓。轮到朱珈逸面试,旁边的助手小声提醒:“这是朱波的儿子,以前你说太小,现在长大一些了。”

樊馨蔓笑了笑,还是问了问年龄,然后说:“小朋友,你太大了。回家告诉你爸爸,以后不用来了。”

很多年之后,朱波提起这件事还是苦笑:“你们看,这就是我,《感动中国》制片人,连儿子的忙都帮不上。那些自己主动想获这个奖的人,通过大小领导找到我,我都给他们讲这个故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