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借刀杀人除异己 3

皇帝是这样炼成的——朱棣的成功之路 作者:燕山刀客


燕王回南京述职,与朱元璋单独会谈时,他不失时机地提醒父亲:“在朝廷中有一些被封了公侯的人,纵恣不法,将来恐怕尾大不掉,应当妥为处置……”朱元璋是何等聪明的人,知道他指的肯定是刚刚封了凉国公的蓝玉。“凉”这个字让人听着有点怪怪的,据说朱元璋本来想封蓝玉为梁国公,但为了提醒他做事收敛,不要让自己心凉,特意想出了这个主意。但蓝玉这个粗人,体会不到朱元璋的苦心。

王世贞曾经认为,蓝玉被控谋反和被处决,燕王要负主要责任。这个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三大将领的非正常死亡,与朱棣都脱不了干系,而正是因为他们的缺失,使得在靖难之役中,军事才能并不出色的朱棣,可以找不到真正的对手,可以凭借八百壮士起兵,一举而定天下。

与朱允炆争夺皇储的斗争,朱棣暂时失利,但是,他却成了蓝玉案的最大受益者。三大威胁都被清除,朝廷中已经没有能让朱棣害怕的将军了。

三、朱元璋最后的关怀

朱标的死,给大明王朝这个第一家庭也带来了厄运。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二十,朱棣的二哥朱樉在西安去世,死时还不到四十岁。朱元璋诏赐为秦愍王。“愍”是明显的贬义词,看来老二的表现实在不怎么样,不然朱元璋也不会这样对待一个死人。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十二,又有噩耗传来。晋王朱棡去世,同样也只有四十岁。朱元璋平素比较偏爱老三和老四,数次安排他们出塞对蒙古人用兵,在藩国内筑城屯田,连冯胜、傅友德这样的将军,都要受他们节制,军情只有特别重大的才上报南京,平时都是他们直接处理。老三是朱元璋相当喜欢的人,葬礼极为隆重,赐谥为晋恭王,这与对待秦愍王的态度显然有很大区别。

朱元璋四十岁的时候登上大宝,没想到两个儿子却都在四十岁时归天,自己已经是七十一岁的老人了,真正进入风烛残年,三个最年长的宝贝儿子在六年时间里相继去世,每接到一次丧报,都是对老头子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每主持一次丧礼,他的身心都要受到重大的摧残。

从1390年开始,晋王与燕王事实上已经取代了开国元老,成为北方边境军事指挥的中枢,这也是朱元璋多年来不断追求的效果。晋王死后,在诸王中,燕王不仅年龄最大,而且在军事才华上,没有人能与之相比。这既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有相当的运气因素。朱元璋对朱棣的事情相当关心。四月初九,颁发敕书给老四:

听说最近边境烽火警报数起,这是胡虏使的诈。他们是想让我们出击,在路上设伏攻击我们,不能中了他们的计。烽火燃起的地方,人不要太近,即使望远,也应该距离二三十里。今年秋天,也许蒙古就要南侵,不是侵扰大宁,就是袭击开平。估计他们人马不下数万,怎可不为之操心?西凉可召都指挥庄德、张文杰,开平召刘真、宋晟二都督,辽东召武定侯郭英等,会兵一处,辽王以都司及护卫马军悉数而出。北平、山西亦然。步军需十五万,布好阵形等待,现在命武定侯、刘都督、宋都督在左翼,庄德、张文杰、都指挥陈用在右翼。你与代、辽、宁、谷、五王居其中。彼此互相保护,首尾相救,使蒙古人不知端倪,则无往而不胜。兵法上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你要好好琢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