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朱元璋,永远地闭上了让无数人恐惧的双眼,终年七十一岁。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害人的一生。以四十岁为界,前半生是与外敌斗,灭陈友谅,杀张士诚,害小明王,北伐元朝;后半生是与内敌斗,杀功臣,杀功臣,杀功臣,还是杀功臣,大多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假想敌。但是,他却有意改变门风,选择了一个仁慈厚道的皇孙作为接班人。
皇太孙允炆公布了朱元璋的遗诏:
朕应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听王。诸王不得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这个遗诏,一开始是对朱元璋的称颂,说他是三十一年来为民操劳,从不懈怠,也知道天地万物有生就有死,让天下人不必过于悲痛。然后是对朱允炆的肯定,为其继位制造合法性,丧事要俭办,臣民只需要哭临三日,而不是守孝三年,而且不妨碍正常的嫁娶。
问题出在遗诏的后面:“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这是不让他们来遗体告别。朱元璋对于父子之情看得很重,也非常想见各位皇子最后一面。这真不太符合他的本意,也有些不近人情了。
“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听王。”这不仅剥夺了藩王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权,更要命的是,连军队指挥权都直接拿走了,诸王现在能调动的,不再是以万计的大明军队,而只剩下以百计的王府护卫。这也与朱元璋的一贯作风并不符合,朱元璋信任儿子远胜过地方官员,自己都要死了,不给孩子们多些优惠政策,却收他们的权,这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逻辑上,都让人无法理解嘛。
每一个皇子都不由得不怀疑,这是一份被篡改后的遗诏,倒未必是朱允炆的本意,很可能是他手下那些急着拍马屁献殷勤的大臣们搞出来的。但无论是谁给出的主意,不经朱允炆加盖大印就无法发出。
那也就是说,这个阴招是朱允炆默许的。
真是个不懂事的大侄子,让人心寒!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问题是,他们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