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汉口的沧桑往事 作者:方方


光绪三十年,也就是1904年,来汉已经五年的张之洞在修好武昌南北两条长堤之后,决定修建汉口的后湖长堤。

那时的汉口,始终受后湖水患威胁。汉口堡之外的大片土地,夏天汛期来时白浪滔天,冬季水退之后泥泞没胫,十分让汉口人头疼。张之洞为修此堤成立了工程处。当时的德国领事馆心血来潮,想让德国商人来承包修堤工程,张之洞闻之,断然拒绝。他大笔一挥道:“此项堤工,极关重要,湖北当自行筹办,毋庸德商干预。”张之洞派江汉关道员桑宝为总办,又请了曾经留学日本的监利人张学溪为负责人。

据说他们在后湖中搭了一个高台,张之洞站在台上,用望远镜四下一望,扬手指定,上到哪里,下达哪里,中间经由何处。大堤的走向就这样确定了下来。根据张之洞手指之处,规划和测量路线。整个工程从开始到结束,只写了四个呈文。一是请款,二是申报开工,三是送决算,四是报告结束。干净利索得让人有些讶异。

后湖大堤实际上是两道。一道长堤,一道横堤。长堤以牛湖广佛寺即现在的堤角为起点,向西北越过岱家山,在此转一个九十度大弯,折向西南,经姑嫂树,至禁口止,共27华里。横堤则以皇经堂为起点,由南而北,经长丰垸旧堤至禁口与长堤相连,长7华里。全堤长34华里,高以铁路路基为标准,堤面宽二至三丈,堤根宽六至八丈。除了民工分段承包外,当时驻在汉口的军人也参加了这一工程。这做派跟现在差不多。有意思的是,张之洞因要修建长堤,便觉得汉口堡再留下已然无用,既不挡水,又无利交通,于是便将汉口堡拆除,拿了当年修堡的墙砖作修堤之用,实在是有经济头脑。这道堤,共花银子80万两,法商立兴洋行买办刘歆生捐出50万两。堤修好后,涸出大片土地,刘歆生几乎购买了其中四分之一的土地。他因此而暴发起来,成为武汉最大的地皮大王。因为这个,他曾经豪迈地对清亡后第一任都督黎元洪说:“都督,你创建了民国,我创造了汉口。”口气是如何之大。

后湖大堤不仅挡出了随时威胁汉口的水患,同时也将汉口的面积扩大了几十倍,它将汉口真正变成了一个大汉口。人们后来为了纪念张之洞,在堤边修过一座张公祠,又将长堤称为张公堤,将横堤称为张公横堤。1931年的大水将张公祠冲得无影无踪,但张公堤却一直屹立到今天,历经百年,依然守卫着汉口。

阅读汉口的资料,深觉张公堤对汉口的意义非同寻常。于是在前不久一个阳光明亮的日子里,我特地驱车去看张公堤,从头到尾将张公堤走了一道。张公堤现在依然是汉口一道重要的堤防。堤上甚至遗留着五座不知道哪个年代修建的碉堡。碉堡上的枪眼历历在目,虽然它的四周已经一派平和,碉堡却仍然披挂着它满身的沧桑。张公堤上行车方便,是一条很好的马路。过往的车辆极多。两车相会,也不是十分困难。有许多农民工正在为大堤加修护坡。

站在张公堤上,心里充满对这个人的感佩。就觉得要写武汉近百年间发生过的故事,必须从这个人写起,必须从这道堤写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