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些言论反映出新女性的独立自强精神。她们为新司法解释叫好,因为她们本来就反感“做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陈腐说法,蔑视“傍大款”的轻贱作为。但新女性的选择却是多种多样的。有人倾向于“不婚主义”,因为避免离婚的最佳方式就是不结婚。她们要求自己在经济上完全自食其力,即便发生恋情,也要让感情与物质财富完全脱离关系。也有人乐观地相信“真爱无敌”:真心相爱是幸福婚姻的唯一法宝,爱情能打败房子、打败七年之痒、打败“小三”的诱惑、打败一切。别被离婚率吓到,离婚的人再多,也超不过白头偕老的人。更多的人主张男女平等的婚姻,相信“做得好才能嫁得好”,女性绝不放弃自己的事业,丈夫应当共同分担家务。甚至有女生“口出狂言”:“在一个新好男人层出不穷的时代,你要是找不到一个愿意和你一起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服带孩子的老公,那你就太失败了。”
围绕《婚姻法》新司法解释的各种观点,反映出风险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的杂陈交错。中国的社会变迁伴随着婚姻高风险时代的来临,汇入了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性离婚率上升的趋势。根据美国婚姻史家斯蒂芬尼·库兹的研究,传统社会的婚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保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以爱情为基础与核心的现代婚姻本来具有内在的风险,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体现为离婚率的上升。公私领域的分离使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很少受到婚姻状态的影响;高度流动的社会减少了“熟人”社群对婚姻的干预压力;安全避孕措施降低了“性自由”的代价;女性教育水平与就业率的不断提高使她们在经济上更为独立,而家用电器(洗衣机、微波炉)、加工食品以及快餐业的发展也使得男性在生活上更容易自立,因此传统婚姻中的彼此依赖——女性对丈夫的经济依赖以及男性对妻子的家务依赖——都被大大缓解。所有这些现代转变都在瓦解以往维护婚姻稳定的“非感情因素”。
但好消息是,在现代婚姻中战胜风险的夫妇往往具有更为亲密和彼此满意的关系。婚姻是对爱情的考验而未必是墓地,因为最深沉的爱情不只是渴望倾心相吸,也向往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