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既不愿站在国民党立场来反共,也不愿站在共产党立场来反蒋”。他至少四次上书蒋介石,为国共合作问题不惜大胆在蒋介石面前直言利弊。
第一次上万言书是“皖南事变”爆发后的1941年3月2日。
父亲向蒋介石上万言书,痛陈对中国共产党问题处理的失策,父亲认为是招致两党破裂的开始,关系甚大。他在万言书中建议:“为保持抗战之有利形势,应派定人员与共党会谈,以让步求得解决”,“若犹是听其拖延,其结果将对我无利而有害”。
可惜,蒋介石并没有接受父亲的建议。
他“二到延安”之后的1945年11月,重庆正在准备展开军事会议,为发动内战做准备。父亲在新疆再写万言书,通过郭寄峤带给蒋介石。父亲在信中力言对中国共产党问题采取政治方式解决是独一无二的途径,反对重起内战。他在万言书中说:“我国经八年之长期抗战……民穷财尽,无日不在水深火热之中。……倘战争再度爆发,必益增人民之痛苦,违反人民之愿望。”①
此后两党关系日益恶化,国民党军队对中国共产党部队发动了全面进攻。1947年2月,父亲给蒋介石写了一封长信,详细分析政府威信之低落,其错误的根源是国民党不革命,不实行三民主义。请蒋介石务必改弦更张。
但父亲那时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张群当上了行政院长,竟无视父亲对他“力谋恢复和平”的劝告,下了“戡乱”的命令。最严重的是南京政府勒令中国共产党驻京办事处撤回延安。同年3月7日,董必武先生率办事处人员飞离南京,父亲和邵力子先生到机场送别,心情非常沉重。
第三次是在1948年5月5日,此前的5月1日蒋介石和李宗仁分别当选为总统、副总统。父亲在西安给蒋介石写了一份长信,在信中父亲认为当前大局已经到了最严重的阶段,提出补正之道是:执行亲苏政策、和共政策、农民政策、改革土地制度。
蒋介石对这封信很重视。5月 12日,父亲就收到了蒋介石的回电。蒋在电文中说:“来函与意见书今始详阅,应再加研究后另行电告。”②但是,此后蒋介石对此并无下文。
1949年参与北平和平谈判时,父亲还给蒋介石写过长篇改革建议,这封信由屈武带回南京托吴忠信转交。此前,父亲在溪口劝蒋出国未成,在北平更是感到蒋介石留在国内是对和平的最大障碍,所以在万言书里痛陈利害③。父亲后来回忆起自己最后一封万言书时说:“不知蒋介石看后反应如何,事实已经说明他是不会接受的。”
① 张治中著,《张治中回忆录》,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56页。
② 张治中著,《张治中回忆录》,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76-477页。
③ 张治中著,《张治中回忆录》,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96-4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