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战争,文法学校,与女校长的分歧(1)

撒切尔夫人:权力与魅力 作者:乔纳森·艾特肯


战争期间的格兰瑟姆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德国发生的种种事件,对小玛格丽特·罗伯茨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段时期,她刚强的特质已经在心里萌芽,并且影响了她任首相后的各种决策看法。她的爱国热情、对军人的尊敬、对犹太人的同情、对德国的质疑、对英美同盟的尊崇,在玛格丽特少女时代性格的形成时期,在她格兰瑟姆的经历中,都有迹可循。

二战爆发时,玛格丽特还只是个13岁的女孩,但是早在18个月前罗伯茨一家收留了一名从奥地利逃出来的年轻难民时,玛格丽特就已经与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有了正面接触。通过和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学生爱蒂斯·米尔鲍尔交谈,以及受父亲国际视野的启发,玛格丽特深刻了解并强烈反对纳粹对欧洲的统治。

在格兰瑟姆当地一家卖炸鱼和薯条的食品店发生的一件小事,说明玛格丽特在战前已对希特勒怀有厌恶之心。1938年一个周五的晚上,玛格丽特在那里排队购买炸鳕鱼片和薯条,作为家人的晚饭。排队时,人们谈到了德国元首希特勒;一个顾客说,至少希特勒给德国人挣了些面子。年仅12岁的罗伯茨小姐则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她据理力争的辩驳引起队伍里其他顾客的极大不满。争论越来越激烈,最后还是食品店的老板娘出来打圆场,笑着说道:“嗨,这孩子就是老喜欢辩论。”

玛格丽特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辩论,得益于她与家里这位犹太客人的交谈。爱蒂斯·米尔鲍尔17岁,是维也纳一个银行家的女儿。1938年3月13日,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维也纳第一批17万名犹太人被纳粹党卫军送进集中营。爱蒂斯给她的英国笔友穆里尔·罗伯茨写信,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到英国躲避纳粹的迫害。

随后,爱蒂斯的父亲又写信给阿尔弗雷德·罗伯茨,提出了同样的请求。阿尔弗雷德收到信之后在格兰瑟姆扶轮社的集会上读了这封信,扶轮社成员纷纷慷慨解囊。

这些扶轮社成员组建了格兰瑟姆照顾小组,每位组员自愿让年轻的小难民来家里住上一个月左右。他们还负担了爱蒂斯的旅费,并且每周给她1畿尼零花钱。爱蒂斯到英国后投奔的第一个家庭就在北帕拉德街角小店的楼上,和罗伯茨一家住在一起。

爱蒂斯在这儿投宿也不是很安分的。格兰瑟姆有传闻说,这位维也纳来的世故小客人涂口红、抽香烟,还跟男孩子打情骂俏;以致阿尔弗雷德·罗伯茨担心她会对自己家教甚严的女儿产生不良影响。而对17岁的爱蒂斯来说,与罗伯茨一家共同生活也多少有些尴尬不适。“那时我们家没有像样的洗澡间,而她早就习惯用好东西了。”玛格丽特回忆。

虽然爱蒂斯·米尔鲍尔在北帕拉德街只待了几个星期(1940年去巴西投奔亲戚前,她在大约18个扶轮社员家里住过),但她的困境给玛格丽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玛格丽特从爱蒂斯那里听说了诸如德奥合并、“碎玻璃之夜”等迫害犹太人的重大事件,还了解到爱蒂斯的一些亲戚在被带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前,曾被送去扫大街。听说了这些以后,玛格丽特从图书馆借来一本1938年6月出版的重要新书,即道格拉斯·里德所写的《狂妄场》。这本书是对德国反犹太主义的有力控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