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在 松 江 在松江县城内有一座建于唐代的石经幢,那是松 l 江历史最悠久的古迹,现在人们走进松江第二小学的校园内,仍可以看到被铁栅栏与花草严密保护着的这 父 个古代石雕。20世纪初,在这个被松江人称为“石幢 亲 的 子”的古迹周围,有好几个大宅院,西首那个院子的 :t 里 主人姓赵,名企昂,他就是我的曾祖父。他有三个儿 年 子和三个女儿,女儿们都已出嫁,我也不太清楚她们 时 光 的遭遇。他的大儿子名伯延,在南京高等专科学校读 书,排行第三的- JL子名仲益,在江南实习学堂读矿 科,第三个儿子,排行第六,取名谦六,年龄尚小,还 未入学。两个大的儿子均已成婚。大儿子,也就是我 的祖父,娶的是本地当官的沈家的小姐,名慕贞,能识 一些字。媳妇进门两年后终于有孕了,一家人欢天喜 地地等待着小生命的出世。 1908年11月20日,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呱呱落 地,他是赵老太爷的长房长孙,是赵家未来的继承人。 他在长辈的期待中姗姗来迟,他对赵家来说有如璧玉 般珍贵,他终究来了,来到盼望他的亲人们身边。老 人给他取名“家璧”,并告诉儿子们,这一辈的继出者 都要以“家”为名,以期能为这个家增光添彩。小名 按松江的习俗叫“璧官”,下人们称呼他为“璧少爷”。 他,就是我的父亲——赵家璧。 父亲出生的这个院子很大,我虽然也出生在这个 他与书同寿·赵家壁 J父亲与祖父赵伯延 父母在松江老宅 院子里,但不到两岁,这个院子就被日本飞机炸毁了,对这个院子我已一 点印象都没有了。听哥哥说,院子的正门只有在结婚迎亲和送葬出殡时 才开,平时总是紧紧地锁着,大家都从侧门通行。从侧门走进去,要经过 一条又长又暗的过道,里面常会有野狗出没,哥哥说他小时候最怕从那 里走。大院内曾祖父和他的三个儿子各有一套小院落。我们大房的院 落里有一幢二层的楼房,楼下分别是客厅、书房、饭厅等。楼上是祖母、 父母亲、哥哥的房间和客房。在楼房后面和两侧是厨房、库房和下人们 的房间。中间的空地有些花草树木。二房和六房的院子和我们的差不 多,曾祖父的当然要大一些,那里还有账房间,管家老牟在那里办公。靠 近河边有一片自家的菜地和竹园,日常吃的蔬菜和竹笋是不必到市场上 去买的。竹园边有水井、石桌、石凳,还有一段像“湘妃靠”那样的建筑。 当年父母亲曾坐在上面拍过一张照片。50年后,在大连,父亲又看见相似 的建筑,便拉着母亲,让她摆出当年的姿势,叫哥哥按下快门,拍了一张 照片。回到上海后父亲把新、老照片合放在一个相框中,挂在墙上,直至 最后……可见他对老宅、对他们初婚时在松江的那段岁月十分怀念。 我的曾祖父知书达理,善于治家理财,对维新改革也极热衷,清朝末 年曾在家中开过新式小学。这事我是从原上海市副市长赵祖康那里听说 的。大约是80年代末,我陪父亲到华东医院看病,顺便去探望住在那里 的赵副市长。我去过两次,每次赵副市长都对我说:“你的曾祖父很了不 2 祖母沈慕贞 起,那时他率先在松江开办新式小学,我就 在他开的小学中念过书。”还说:“你的祖父 叫大江(音似),你的叔祖父叫小江,我们是 同学。”从医院出来我问父亲:“赵祖康讲的事,我怎么没有听你说过?” 父亲说:“我不知道家里开过学校呀! 大江是你祖父的小名,小江是你叔 祖父的小名,这我是知道的。”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母亲后,母亲才恍然 大悟,说:“我才结婚时,看到墙门间放着许多黑板,我想地主算账要用这 么多黑板干什么。原来他还开过小学!” 在父亲不满两岁时,我的祖父在学校感染白喉病,不治身亡。噩耗传 来,举家哀号,祖母更是悲痛欲绝,此时她已身怀六甲,不久就早产,生下 一遗腹子。这婴儿终因母亲悲伤过度,神体俱伤而体质虚弱,不久就夭 折了。从此祖母就将一生的希望都倾注在父亲这棵独苗的身上。她抱着 怕掉了,拉着怕丢了,饭要嚼碎了再给他吃,衣服要焐暖了再给他穿。珍 珠米 (玉米)、山芋和豆芽等她认为是不易消化的低等食物,是不能给儿 子吃的;鱼有刺,太危险,当然也不能吃,肉也要斩碎了吃才好,因此肉 圆、肉炖蛋、蛋饺等,成为餐饮时的最佳选择。这些菜也成了父亲终身爱 吃的菜。 就在祖父伯延病死的同年,叔祖父仲益在江西萍乡煤矿实习时也中 毒身亡。曾祖父一年中遭此两番沉重的精神打击,变得性情暴躁,动辄 怒骂、斥责,还常常动手打人。幼小的父亲不谙世事,又活泼好动,首当 其冲,常遭打骂,稚嫩的心灵充满着对祖父的恐惧与怨恨。他的母亲和 婶母20来岁,独守空房,心里的苦楚,只能伴着眼泪往下咽。而公婆警惕 的眼光就像探头一样时时刻刻跟随着她们,只要她们到门口一站,或到 他与书同寿·赵家璧 3父亲与六叔谦六 河边张望,污言秽语就会像脏水一般泼 得她们抬不起头来。我的祖母只能抱 着儿子流泪,三叔婆没生下一子半女, 安慰都得不到。眼看着三叔婆日益消瘦的身体,曾祖父也动了恻 .为她收养了一个女孩,取名家珍,期望孩子能使她恢复生活的乐 气,但不久她还是离开了这个苦难的世界。后来,家珍姑姑成了 内续弦唐氏的掌上明珠。 冗闷的家庭生活中,父亲也试着寻求乐趣,那就是一条被唤作“阿 争通农家狗和一支竹制的长箫。父亲告诉我,只要他吹起箫来,阿 眺舞。可是我没有见过阿旺,也从来没有听过父亲吹的箫声。不 勾他当了父亲,工作又忙,没空吹,还是没了阿旺,他不忍吹? 杀长到7岁时,曾祖父把他送到俞氏私塾去读“四书五经”。他不 l不认真去读,两年过去了,一无所获。于是,又把他送到松江崇 小学。4年后,父亲13岁,进了松江第一高等小学,在那里他遇到 致员——王者五,王老师下课后,常找这个学生谈话,发现这个学 书,就把办公室书橱里几包多年来尘封未动的《新青年》《、新潮》 苯地借给他看,还将当时的《学生杂志》《、小说月报》介绍给他读。 此发现,除了课本外,世界上还有许多书。这些书在他眼前展开 崭新的又是朦胧的知识世界,从此他对书产生了感情,经常到松 共图书馆去借书阅读。当时,松江景贤女子中学侯绍裘校长请来 阼家、学者举办暑期讲座,恽代英、陈望道、邵力子、杨贤江、沈雁 都到松江开课。父亲也挤进去听讲座,虽然一知半解,却对新文 了浓厚的兴趣。 大约是在父亲13岁那一年,他从学校图书馆一本《少年杂志》上不 经意间看到一幅《爱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广告。广告语中说:“欧美儿童 没有一个不读过,更没有一个不喜欢它。”这么好的书,他也想读。于是, 他写了一张明信片给在上海读书的六叔,请他一定到商务书店去买一本 带回来。周末拿到书,父亲如饥似渴地马上打开阅读,第一篇是译者序, 他读了两遍也不知所云,但其中“说来说去还是原书最好”那句话他是读 懂了,还有最后那句话“翻译的书也是原书附属品,所以也不必看”他也 读懂了。于是他把书的英文原名抄了下来,等六叔周末回家,要求他再 买一本原版的。六叔说他自不量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父亲却不以为 然:‘我有英汉字典,我13岁了,我能。”这本英文书,成了他第一本藏书。 也从它开始,引发了父亲对西洋文学的兴趣。他艰难地读着这本书,他 觉得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苦闷比爱丽思更甚。他悟出:人必须要有一种超 脱现实生活的想象力,才能驾驭人生。 1923年是他在小学的最后半年,那年,他看到一本由松江人赵祖康 和钱江春等人在上海创办的、名为《弥洒》的月刊后,突发奇想:“我也要 编一本杂志。”于是,他邀请也爱好文学的同班同学夏侠等几人一起筹划 起来。老师得知后非常支持,热情指导。不久,一份份油印的名为《茸 报》的刊物在同学中流传起来。可惜,刊物因为发表对学校设施的批评 意见,不久就被校长勒令停刊了。这是他第一次涉足编辑工作。 写于2007年5月 他与书同寿·赵家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