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耶路撒冷:“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1947年11月29日—1947年12月20日
1
在法拉盛草地公园做出的决定
1947年11月29日,下午,纽约法拉盛草地公园。在一幢曾是溜冰场的巨大空穴般的建筑里,57位联大成员中的56位集中在一起,将决定位于地中海东部一块狭长地带的未来。那里的面积仅为丹麦的一半,聚居的人口比圣路易斯还少,那里曾经是古代地图绘制员心目中的宇宙中心、少年世界的人类一切道路的终点:巴勒斯坦。
在联合国的短暂历史中,再也没有什么讨论可以比得上关于这块土地所引发的争论更能激发起人们的热情,因为,所有成员皆以某种方式与它的精神遗产相联系。摆在联大面前的是一项动议:将这块古老的地方分为两个国家,一个阿拉伯国家,一个犹太人国家。该项动议代表着联合国特别委员会的集体智慧,这个委员会受命寻找一条解决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为控制巴勒斯坦长达30年斗争的途径。
这项动议,可谓地图绘制员的梦魇,往好里说是一种妥协,往坏里说令人憎恶。它将巴勒斯坦57%的土地划归犹太人,却不顾三分之二的人口以及过半土地是阿拉伯人的事实。在犹太国家里,阿拉伯人拥有更多土地,而在移民之前,那个国家容纳的犹太人几乎不足千人。每个国家分为三部分,由一些跨国公路相连,整个分治计划就是凭借这些公路发挥作用。两国在军事上均无险可守。
至关重要的是,自古以来就是巴勒斯坦政治、经济和宗教生活的重心的耶路撒冷,联合国的计划是拒绝两个国家拥有对它的主权。由于对耶路撒冷的情感既深且广,极易引发争议,不能将其委托给任何一个国家管理,因此,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建议,将在该城及其周边地区实行国际共管。
这项动议对于犹太人而言不啻为一个惊人的打击。再造一个没有耶路撒冷作为其首都的犹太国家,对于犹太民族而言无疑是一个诅咒:复活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