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国风华 作者:黎遂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9月5日(辛卯八月初三),我的父亲出生在湖南湘潭十都晓霞乡白竹村(今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长塘)。

白竹村离湘潭城百里,位于风景秀美的晓霞山下。晓霞山属衡山支脉,层峦叠嶂,山势雄奇,山中修竹遍植,多有巨木清溪。村落散落在山的皱褶间,农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民风甚是淳朴。

湘潭黎氏源远流长。族谱记载,湘潭黎氏自明朝初年就在湘潭定居并开枝散叶。据考证,1972—1974年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夫人,是湘潭黎氏的老祖奶奶。经郭沫若先生考证过的《黎氏族谱》这样记载:“黎氏之先出于高阳,……自汉兴,长沙王相朱苍侯于驮,而黎氏显。东汉建武年,长安守允通随父甲二公迁于潭州,遂为潭人。……”

作为湘潭黎氏分支的长塘黎氏,是自我的曾祖黎世绶始。

黎世绶,号葆堂,生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幼年寄籍广西桂林府临桂县,清咸丰元年和咸丰五年两科举人,曾任广西、四川学政,又在广东、湖北、江苏等地担任过五品以下的地方官员。曾祖品行高洁,一生最喜与友人诗酒流连、赏画刻印,闲时含饴弄孙、侍花栽草,在湘潭大有文名,有《古人雅正》等著作传世;曾祖虽多年为官,但清廉如水,宦囊不丰,在长塘买地百余亩便已耗尽积蓄。曾祖晚年,正值清末社会动荡,家中添丁进口,又兼荒年,以致家道艰难。曾祖思之再三,以六十六岁高龄托人在益阳督销局谋得一份差事,所得薪水尽数接济家中。曾祖年高体弱,在益阳仅两年多便逝于任上,终年六十八岁。

曾祖遽然逝去,全家的担子一下子就压在了祖父黎松庵的身上。那时祖父才二十三岁,但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大伯锦熙三岁、父亲锦晖两岁,大姑锦珈尚在襁褓之中。上有老母,下有弱妻幼子,祖父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

父亲他们八兄弟在后世之所以享有“黎氏八骏”的美名,且黎氏三姐妹亦皆有所成,祖父黎松庵、祖母黄赓居功至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祖父黎培銮,又名松庵,字仪卿,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卒于解放后的1952年。祖父天资聪颖,童年随曾祖读书习字,稍长,入塾拜湘中名儒马翼为师,1905年与大伯锦熙一道考中清朝末代秀才,一时传为佳话。祖父早年在家乡教书,与诗友组织罗山诗社,著有《楹联大观》,博学多才,擅书法,为人刚直,奉行“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观念,潜心向学及教育子女。祖父与齐白石、胡沁园、朱屺瞻等人相交莫逆,过从甚密。

祖母黄赓(1870—1944),同样出生于湘潭有名的书香门第。曾外祖黄积远,清同治举人,著有《思恒复斋文集》;曾外祖母乐善好施,教子极严,曾捐田百亩兴办菱溪义学。祖母从小受其熏陶,家学深厚,能吟诗作对,书法亦甚为出众。多年后,母亲梁惠芳曾撰文回忆她的公公婆婆:“……父亲黎松庵,是位书法家,湘潭的各类商铺招牌多出于老人笔下,……婆母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一手毛笔字写得浑厚而漂亮,为人慈祥可亲……”祖母不但学问深厚,且自立精神极强,开明通达,对子女影响甚大。为此父亲在1956年《干部自传》中回忆说:“我母亲黄氏,生子女十一人。我们受‘母教’的影响更多且大。她一直反对用苟且行为去谋名利,反对不近人情的迷信,富于正义感和爱国心。对于子女们的学业和品德都很认真。因她从小入学,通经、史、诗、文,所以能帮助子女们求进步。”

父亲从小就在祖父母的督促下,三岁时就和大伯锦熙入家塾读书习字,那时家塾里聘请的老师是当地的饱学之士王仲言。到五六岁,在祖父和王仲言老师的教导下,不仅开蒙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也开始涉列诗词歌赋,兄弟两嬉戏玩耍时,平平仄仄仄平平、“上对下、左对右、阳春对白雪”地闹上一通,常常让祖父母忍俊不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