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认识蔡元培的时候,蔡是教育总长。蔡在任上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提出了五种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他说:“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让人耳目一新。日后他任北大校长时,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成为中国著名教育家。蔡是老同盟会员,政治上反袁,是文化界主张改革的著名激进人物,父亲对他很是钦佩,曾以《大中华民国日报》主笔的身份多次访问,并在报上发表鼓吹改革的文章。蔡虽年长,年龄、地位、学识高出父亲甚多,但蔡素来主张平等,耻以官高名重压人,而父亲年轻好学、尊重长者,所以两人相谈甚欢。
蔡元培愤于袁世凯的专制,毅然辞职。当袁为博取名声以“我代四万万人坚留总长”表示挽留时,蔡则坚定地以“元培亦对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回答,最终辞去只当了半年的总长之职。蔡下台后,门庭冷落,父亲对他却更是敬重,时常上门拜谒,不敢有一丝懈怠。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蔡元培怀着对国事倍感失望的心情和对西方文明作更深入了解探讨的理念,于1913年秋踏上了为时三年的赴法游学之路,父亲曾专往送行。
周树人和许寿裳既是蔡元培绍兴的小老乡,又都在教育部任职,时常相聚,父亲得以认识并成为朋友。那时周树人虽未成名,但峥峥傲骨给父亲很深的印象。父亲记得,周树人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腰挺得笔直,上唇的胡须似是一个隶书的“一”字。
前几年,我特意去绍兴,代父亲向他的这些良师益友献上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