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犹太民族政策研究所的沙洛姆·瓦尔德博士来找我,就促进中犹民族关系的方向与途径问题听取我的看法。在谈论了一番经典翻译、传统间对话、媒体交流、精英互访之类的大话题之后,我告诉他说:“我以为这一切无论如何美好,都还是空中楼阁,两个民族间真正的交流应该来自那些普通人之间平凡而普通的来往:以色列国应该找到途径,鼓励中国人大批来以色列看看,来得越多越好,待的时间越长越好。”他问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了一下,回答他说:“让他们看到,犹太人跟中国人没什么不一样!”
说“没什么不一样”,当然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不同的历史经历、不同的文化渊源、不同的传统思维、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乃至于不同的饮食衣着习惯,都让这两个历史上从未真正相遇的民族看起来非常不一样。看到这种不一样,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有的自然反应。而找到这些不一样背后的一样,最终理解我们是拥有相似的、从共同的人性中生发出来的梦想、热情、快乐与烦恼的一般意义上的人,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比较敏锐的洞察力。然而,只有走到这一步,民族交流才算达到目的,民族之间的那些“不一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宽容与理解,种族主义与种族仇恨的偏见才会烟消云散。
以色列的犹太人对中国人的确有一种不同一般的热情。很多中国人在西方其他国家多年生活在相对自闭的圈子里,到了以色列,立刻就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如胶似漆。这大约也是在以色列居住过的中国人抒写当地生活感受的作品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回顾这些作品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从寻找神奇到寻找平淡,从惊诧莫名到从容自如,从完全“不一样”到渐渐“一样”的过程。
正是在对这样一个过程进行观察的视角上,南戈的这本书有着独特的亮点:她在对以色列的“不一样”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卓尔不群的体验的过程中,发掘出了“我”和他们“一样不一样”的深层醒悟,找回了丢失的自我,重拾了自信与勇气。这是跨文明对话的高级境界:不仅能理解不一样背后的一样,而且能够运用这种理解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我希望在中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能有越来越多南戈这样的观察的眼睛和体悟的心灵参与进来,能有越来越多的“找到不一样背后的一样”的好书涌现出来!
张平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东亚学系终身教授
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015年4月22日 于檀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