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书入仕两彷徨——访吴晗故居(6)

德情映青庐:名家故居逸事 作者:海飞


批判一波接着一波,吴家开始不再安宁,红卫兵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闯进吴晗的家中,甚至经常在深夜响起隆隆的砸门声。造反派的批斗形式不断“升级”。他们把吴晗绑在烈日下的枯树上,从颈脖处往他衣服里灌被晒得滚烫的砂子,用皮鞭抽他,还揪他的头发。

吴晗没有屈服。甚至,他的眼中还常含着希望之光,他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批判他的人们。他利用揪斗的间隙,从抄家后剩下的书里找出马列著作来读,搜集有用的史料,准备同姚文元进行“文斗”。在酷暑烈日下,吴晗被勒令跪在粗沙粒上,膝盖渗出血珠,但他忍着剧痛绝不求饶。他一拐一拐地回到家里,擦去腿上血迹,重又拿起毛泽东签名送他的书来看。

然而,希望仅仅是希望。1968年3月,康生、谢富治、江青一伙将吴晗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1968年4月,长年病号的袁震被送进劳改队实行“群众专政”。1969年3月17日,袁震被允许回家看病。住在楼上的万里,特地送来了一锅红豆稀粥。当夜她突发重病,医院不肯全力抢救,袁震最后的声音竟是:“我想再喝口稀饭!”而此时吴晗正处于生命危急之中。镜头转回文章开头,就在1969年10月11日,吴晗也离开了人世。直到死,他仍然在紧跟,但是历史在峰回路转的时刻“赐予”了吴晗一把暗剑。无意中看到吴晗6岁时作的一首诗。

无题

厨中无菜市上有,饮酒何须杏花村?

人人谓我读书好,吾谓耕者比我高。

时年6岁的吴晗,已经将人事看得如此之透彻。如果没有政治,吴晗或许真会像他的诗中所写的那样,坦荡如同陶潜,做个隐世埋头做学问的书生。然而,书生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之后,却还是被自己全心信仰着的理想抛弃。可以说,吴晗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他个人命运的悲剧。就如同文天祥的《石灰吟》所言“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取丹心照汗青”,耿直如斯的吴晗在寻路的途中确实是“粉身碎骨浑不怕”,即使被抛弃,他仍然拥有着革命乐观主义,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这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或许在今人的眼中有些许的可笑与不可理喻,但是,就是这样耿直的吴晗,给人们留下一身的浩然正气。就如同生养他的苦竹塘村的老家,虽然素净,留给人们的却是无限的回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