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杰教授有一句很著名的话: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什么意思呢?稍微懂点儿电脑的人都知道,缺省配置也就是默认状态,系统参数未经修改时,即处于缺省状态。这句话是说,在对科学精神不恰当的宣传和鼓吹之下,我们都是天然的科学主义者。
刘慈欣从开始在科幻圈崭露头角,直至2015年问鼎雨果奖,都遭受着“科学主义”的批评,尤其是《三体》冷酷又冷静的叙事风格,更使刘慈欣成为众矢之的。
在这里,笔者要为刘慈欣辩护几句。
首先,笔者认为,面对科幻小说这个边缘的文学类型,目前评论界并没有做好理论准备。
相比于主流文学,科幻小说一直被看作是通俗小说,与奇幻小说、侦探小说等同为类型文学之一。
“科幻是一种类型文学”这一观点基本成为一个共识,刘慈欣在《<三体>中的物理学》一书的序言中也认可这一分类:“当今的文学可以分为两部分:主流文学和类型文学,两者日益分化。”
在日常语境中,类型文学通常被认为是通俗的。比如,一个中文系的教授是不屑于评论柯南·道尔或东野圭吾的。即使凡尔纳这样的科幻文学先驱,也只是被冠以“流行小说家”的名号,没有获得文学评论界的正视。凡尔纳晚年时感叹道:“无论什么书,在各家报纸上都载有介绍文章,而我们发表的东西,除了新年前夕一笔带过,平时都只字不提。看到这些,我非常难过。”有些作家本人都没有认同感,比如库尔·特冯古内特就很反感自己被称为“科幻作家”,他说:“自从我的第一部小说发表之后,我就变成了一个牢骚满腹的人,被放置在一个标有‘科幻小说’的档案抽屉里,我很想冲出去——尤其是在这么多的批评家都时常把这抽屉误以为一个尿壶的时候。”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宗师,如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人,在文学史上也是榜上无名。他们的文学地位与他们的思想贡献和艺术贡献极不相称,这种不相称正突显了主流文学评论家对类型文学的偏见。
其实,类型文学并不必然是通俗的甚至水平低下的。郑军在《第五类接触:世界科幻文学简史》一书中对此做了很好的说明。现在处于主流位置的文学类型,当年也是上不了台面的,甚至拿小说这一大类来说,也不过是当时说书艺人的话本。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深入、艺术水准的不断提高,这些文学类型或文学体裁才被加冕为主流文学。就拿中国古典小说来说,虽然我们常常把《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并称为四大名著,但后三部的艺术水准和文学地位显然无法与《红楼梦》相提并论。照此说来,主流文学也不过是一些完成加冕的类型文学。至于通俗与否,完全是由艺术实践决定而不是由类别决定的。
郑军对类型文学的定义是:题材十分相近,有相对固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的一类文学文本。他认为这个定义消除了预设的歧视和偏见。
就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人为科幻小说树立的标杆来说,类型文学确实需要被重新认识。
笔者认为,对科幻小说进行文学评论的最大困难在于,科幻小说具有前所未有的跨学科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