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想抱粗大腿,自己胳膊先要够粗(2)

隐忍的老虎 司马懿 作者:陆杰峰


直到汉安帝时期,河内司马氏才算出了个能拿出手的人物:司马懿的太太爷爷、左冯翊司马钧。(左冯翊和京兆尹,右扶风并称“三辅”,是京畿地区的三位最高行政长官)

其实“拿得出手”这种说法也是相对的,至少在《后汉书》作者范晔眼里,司马钧没有资格被单独立传,所以,关于这位左冯翊的生平,我们依然只能从《后汉书·别人的列传》里拼凑出一鳞半爪。

从这些记录来看,作为一名战将,司马钧的战绩并不辉煌,我们不敢说他没打过胜仗,但可以肯定他没有打过一场足以进入《后汉书》作者法眼的胜仗,有资格被“载入史册”的败仗倒是打过两场。

公元107年,当时担任从事中郎的司马钧跟随车骑将军范骘讨伐叛变的羌人部族。

范骘,出身于东汉最有权势的门阀世家:范氏家族,权势滔天。这种人当然不必亲自上阵砍人,于是他运筹帷幄,命令征西校尉任尚和司马钧率领八千士卒一同出战,给羌人点颜色看看。

这场战斗的结果,《后汉书》只用了两个字,“大败”(注意,是被人大败)。

这场大败给范骘带来的后果是——班师回朝后,车骑将军范骘被提拔为大将军。连主帅都被升官了,作为副将的司马钧怎么可能因此受到惩罚?于是,他的官也跟着越做越大。

从这一点上来看,司马钧的军事能力甚至比不上身为三流武将的老祖宗司马卬,但是要论站队伍,抱大腿的本事,他甩开司马卬八条街。

也正是仰仗着范骘和范氏家族这根粗大腿,司马钧官运亨通,没几年就当上了左冯翊。

可惜,司马钧本质上毕竟是在军界混的人,功勋得真刀真枪自己去砍出来。这方面,司马钧实在很外行。

公元114年,这是司马钧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后汉书》里露脸,主要作战任务还是讨伐叛变的羌人部族。

这一次,东汉帝国下了不小的本钱,司马钧被任命为代理征西将军,统帅八千精锐,又命令护羌校尉庞参率领七千余名羌族雇佣兵分兵北上,夹击羌人。

不巧的是,庞参的雇佣兵部队在半路上遇到了羌人大将杜季贡的拦截,庞参脚底抹油溜地飞快,只剩下司马钧部孤军深入。

这一战,三辅中的左冯翊,右扶风二人都参了战,可见皇帝确实下了本钱,所以司马钧只能硬着头皮孤军北上,大军直抵丁奚城(今宁夏区灵武市南)。

要说这杜季贡也的确是个人物,他见司马钧来势汹汹,当即命令丁奚城的守军放弃抵抗,与自己合兵一处,佯装退却。打算来个诱敌深入。

可惜他太不了解司马钧了,在司马钧漫长的军事生涯中,胜多败少,攻克丁奚城这种级别的胜利已经让他欣喜若狂了,根本没心思去扩大战果。对于部下要求趁胜追击的建议,司马钧听都懒得听。

司马钧无意间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杜季贡早早设好了埋伏圈,左等右等等不来汉军,气得直吐血。司马钧哪管这些,对于一辈子没尝过胜利滋味的人来说,他的胃口实在小的可怜,占据了丁奚城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命令右扶风仲光带着人马去把城外的庄稼全收了。

仲光自然不满意,心里骂骂咧咧,心想你的胆小鬼,乡巴佬,不去痛打落水狗,倒去收什么庄稼!你自己是捞到军功了,老子还没业绩呢,同是三辅地区最高行政长官,今后回了朝让我怎么有脸混?

怀着这样的心理,仲光决定来个“将在外君临有所不受”,装作是去割庄稼,其实是追击溃兵去了。不知是出于对羌人的轻视还是为了不引起司马钧的注意,仲光的部队并没有严格列阵,而是呈散兵阵型稀稀拉拉地钻进了杜季贡的包围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