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跟曹丕一样着急,他现在早已不担任文学掾了,但和曹丕依然保持着亲密关系,司马懿知道在曹操的时代自己不可能有大作为,他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了嫡长子曹丕身上,所以他决不能放任曹丕在这场夺嗣之战中败落。
从一开始司马懿就把自己绑上了曹丕的战车,虽然在曹操面前司马懿永远是人畜无害的摸样,但在曹操背后,司马懿的真实身份是曹丕集团的核心智囊,一直为曹丕出谋划策。
忙着站队伍的人当然不止司马懿一个人,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曹丕和曹植身边各自聚集了一批朝臣,斗争渐渐浮出水面。
曹丕集团的核心成员是被称为“太子四友”的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四人。
这四个人都不是一般人物。
吴质,兖州济阴人,是太子四友中最聪明的人,曹丕首席谋士,在夺嗣之战中,曹丕的许多计谋都是来自于吴质。
不过和所有聪明人一样,吴质最大的毛病就是思维太活跃,想一出是一出,高智商低情商。
一个发生在几年后的故事最能反映吴质低劣的情商:公元220年,吴质和朱铄以及当时的上将军曹真一起吃饭。酒至半酣,吴质就开始发人来疯了,居然现场排了一出关于胖子和瘦子的戏文,嘲笑曹真长得肥,朱铄长得太瘦。
曹真当场就发飙了,拔出剑指着吴质鼻子骂:“你小子活腻味了吧!”一时剑拔弩张。老将曹洪连忙起来打圆场,对吴质说:“小吴啊,你这样就过分了吧,如果你的戏文里一定要把胖子说成是曹真,那就该把那个瘦子说成是你自己,这样好歹说得过去些。”
谁料吴质一点面子都不给,绕开曹洪指着曹真鼻子骂:“你个小瘪三不过是一块烂肉而已,我吴质吞你不用摇喉,嚼你也不用摇牙,你嚣张个屁?”
连朱铄都看不下去了,“都别吵了!”拔出宝剑一剑砍在地板上划出一道火花。
看着朱铄杀气腾腾的样子,吴质这才安静下来。
这就是吴质的情商水平,虽然吴质计谋多段,但毕竟太过张扬,曹丕还需要一些老成持重的人。
陈群就是这种人。
陈群,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汝颍士族集团的领袖人物。和汝颍集团的另一位领袖荀彧一样,陈群也是以看人精准,判断力强著称于世。
陈群最早是给刘备打工的,当年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乐呵呵地打算去接管的时候,陈群就告诫刘备:将军往东边发展,袁术肯定会跟你翻脸,到时候吕布暗袭将军后方,那就算将军得到了徐州,最终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刘备当然听不进去,徐州那么大一块香馍馍,谁舍得拒绝啊?
果然没多久,刘备就被袁术和吕布两人合并打败了,这时候,他才后悔当初没听陈群的话。
吴质的诡计多端,加上陈群的精准判断,真是完美的组合。
而司马懿最擅长的是深谋远虑。他没有吴质那么机灵,但是司马懿想问题永远比常人更深远。如果说吴质能够帮曹丕走出最漂亮的一步,而司马懿则能告诉曹丕,接下来的十步应该怎么走。
太子四友中的最后一个人是朱铄,此人留下的史料极少,我们对他了解不多,但是从吴质的那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应该是是一个懂得掌控全局的人物。
这四个当中除了吴质略显张扬之外,其他几个人都很低调,尤其是司马懿,实在很难承认他们是曹丕的党羽,史书中没有记载他们与争储之事一字,我们只知道他一直在帮助曹丕出谋划策,但具体做了什么没人能看到。
这就是司马懿想要的效果,派系斗争是官场上危险的游戏,一不小心就会翻船,但是想在派系之外独善其身基本上属于痴人说梦,这样的人就算不被两个派系当做共同敌人,也会被两个派系同时当做墙头草,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