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讲坛上的风采(1)

走近钱学森 作者:叶永烈


钱学森有着三重身份:在研制火箭、导弹的第一线,钱学森是“总设计师”;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是研究员;然而,他又是教授,手持粉笔在三尺讲坛上授课。

钱学森担任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在那里他用英语给学生上课。回到中国之后,他的主要工作是研制火箭、导弹,但是他也走上讲坛,用汉语给学生上课。

谈庆明特别提到,钱学森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在1958年春天,力学研究所的“三巨头”——钱学森(所长)、郭永怀(副所长)、杨刚毅(党委书记)在北京万寿山开会,确定了力学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上天、下海、入地”。在这次会议上,钱学森提出,必须办一个学校培育学生,建立一个“星际航行学院”,以培养“上天、下海、入地”的人才。他写了报告,上报到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主持院务会议讨论钱学森的报告,很多人以为,不光是火箭、航天方面的人才缺乏,方方面面的科技人才都缺乏,干脆办一个集综合性、前沿性、尖端性于一身的新型大学,这个大学就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郭沫若亲自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钱学森为力学系主任,华罗庚任数学系主任,郭永怀是化学物理系主任。借用北京玉泉路政治学院二部作为教室和校舍,只花了3个月,就办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名校之一。追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立,钱学森功不可没。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当年的学生张瑜回忆说:“至今我还记得,钱学森先生在全系大会上宣布聘任教师的名单时那踌躇满志的神情。他高声地说:‘我把科学院的大炮都给你们调来了!’”

钱学森调来了哪些“大炮”呢?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物理学家严济慈主讲“普通物理”,1957年与钱学森同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奖一等奖的数学家吴文俊主讲“高等数学”,刚刚归国的留美博士蒋丽金主讲化学课,钱临照、卞荫贵、林同骥、郭永怀……还加上钱学森,他亲自为学生们上课。这么多一流的科学家亲自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学生上课,真可谓是盛况空前。

钱学森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讲“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这两门课程他在美国大学里都讲过,驾轻就熟。

接着,由于教学的需要,钱学森又开设了3门新课:

在他刚刚就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之后,100多名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该院,钱学森主办导弹专业训练班,为他们开讲新课“导弹概论”。

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钱学森开讲新课“水动力学”。

1958年春,钱学森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筹备委员会的10位委员之一,参与创办这所新的大学。他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系主任达20年之久。196l年至1962年,钱学森为近代力学系58、59级学生主讲新课“火箭技术概论”(后定名为“星际航行概论”),听课人数达到400多人,每周1次,每次3小时。

众所周知,开讲新课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相当于写一部新的学术专著。钱学森开设的“导弹概论”“水动力学”“星际航行概论”的讲义经过整理,后来都成为专著出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