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牡丹”国度的英语契机(1)

邓文迪:女人明白要趁早 作者:张吕清 赵光耀


庄周一梦蝴蝶飞

若问:邓文迪,一个中国女孩,凭什么能够走出国门,在西方上层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可能有人答:智慧、能力、心机、手段,抑或爱情、婚姻、命运、机会。各人有各人的理解,答案一定五花八门。追根溯源,我想是英语!

准确说,英语本身不会改变任何事物,只有通过学习并灵活掌握它,才能像阿里巴巴打开那扇芝麻大门一样,打开通向世界的门槛。

邓文迪高中时期,由于父母工作调动,便搬到广州读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州的发展程度,是内地无法比拟的。她在广州看到了一个与徐州完全不同的世界,那个世界光怪陆离、丰富多彩。

当时,广州拥有全国最多的舶来品和“洋”玩意儿,四处充斥着外来新思想和新理念。尤其是美国,东南亚及日本的工业制品和文化元素,如漫天飞花般,铺天盖地地涌现。在广阔的新天地中,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目标更加切实。

虽然在那个年代,信息不如当今畅通,但是美国仍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物产多元,生活便利,民主自由,艺术开放,提倡个性,尊重选择,学派极多,成果丰硕。

好多年轻人太向往如此发达的国家了,以致患上无可救药的“留学梦”。其中不乏通过正当留学途径,顺利抵达国外,学业有成的好青年;也有不少机会主义者,在那个遍地都是“黄金”的国度里淘金。

于是,国内催生出一批批学习外语的狂热潮流,英语逐渐成为一种追求新时尚、新文化的代名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邓文迪也顺应潮流,开始学习英语。

没有人知道当年她是因为喜欢英语而出国,还是为了出国而学习英语。总之,她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超级向往美国式的自由奔放和生活情调。

有人说,盲目追赶潮流,是对精神和智力的扼杀。

此时,她的确没有什么把握,不知道能否实现“出国梦”。她只明白一个道理,等有把握的时候再去做,往往意味着永远等待。行动前深思熟虑是对的,但强制性的反复思考是浪费时间的鲁钝,唯有真正去做,才能消除所有焦虑,人类最有竞争力的行为,往往就是付出实际的行动。

与其仰视别人,不如珍视自己;与其忙碌地跑龙套,不如自己做主角。自己强才是真食粮,自己棒才是真的棒!她就是靠着一股不想成为“廉价木偶”的原动力,把英语当成恋人,如痴如狂。

假使她对英语不是这般迷醉,或许她便能按部就班地从广州医学院毕业,然后就职于某家大医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夫。而她,当时的她,志已不在学医,自然不会梦想当个什么白衣天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