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翻出木柜中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外婆还是满头黑发,抱着婴儿时的我在怀中,笑颜盈盈,精神抖擞。如今转眼,外婆早已是满头银发,步履蹒跚。这让我泪水满眶的,就是岁月。
我想,外婆在每个孩子心里的位置都是永远的。虽然外婆不是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却是陪伴我们走过美好少年时光的人,是我们心里最亲切慈祥的那一位长者。
如同所有外婆一样,我的外婆也是一个坚强、宽容、节俭、勤劳的女人,出生于20 世纪20 年代末。外婆个子不高,不爱花哨艳丽,始终穿着素色干净的棉布衣服,上面有自己缝过的补丁,那些针脚密密麻麻,却也如外婆的外表一样整齐干净。
外婆是北方人,有两个兄弟姐妹。解放战争时期,因为外公的工作调动,她和外公一起来到上海。而她的兄妹们,后来就在北京安顿下来,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经历过战火硝烟和颠沛流离,最后她在这里安家,生儿育女。因外公的工作常年不在上海,所以外婆放弃了工作,一辈子都在为家庭操劳忙碌。那不同于现在的家庭主妇。那时家庭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不说,没有稳定的保障且经济拮据。可是命运却并没有因此眷顾我的外婆。在我尚未懂事时,我的两个舅舅就先后离开了我们。我已经记不得大舅的模样,但是依稀记得二舅的样子及其最后弥留的时光。如果说我们的一生最终都是走向一个不可避免的终点,那么二舅的离去则让我第一次隐约感觉到了这不可逆的命运。
外婆的坚强让她一直继续乐观地照顾我的妈妈,还有整个家庭。由于我的父母工作忙碌,我从小便是由外婆带大的。所谓隔代亲,用在我和外婆身上恐怕再合适不过了。
自我记事起, 家里都是外婆做饭。外婆最早在北方老家生活了几十年,所以饭菜兼有北方人的粗犷与南方人的细致。在一张小小的木质餐桌上,有着上海传统的青花或红色花边的瓷碗、蓝边的搪瓷盘、深色木筷,里面盛有北方食派的韭菜盒子、白菜炒饼、玉米窝头;也有江南细腻的鲫鱼塞肉、糖醋排骨、清炖鸡汤……食色生香,就是许多年以后,当你再度回想起这幅食物画面,里面依然能升起浓浓的烟火气,不在乎它是否地道或者精致,都会引起你无限的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