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发展苏中,积蓄力量备反攻(2)

纵横江海——抗日战场上的粟裕 作者:粟向阳


师部之前有个修械所,设备简陋,只有老虎钳、锤子和土造的锉刀。修械所有一台车床,但没有人能用。程望来到苏中后设法修复了这台车床,并用于切削迫击炮弹壳、自制专用机床以及车制大件。修械所员工有30多人。这些人有的是苏区时期的修枪工人,有的是乡镇手工业工匠,多数是从国民党顽军或起义部队过来的修械工人。他们能加工各种机步枪零件,但远远不能满足一师对日作战的需要。

粟裕正式组建军工部后,先令参谋处队列科为军工部配备读过大学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队列科受令后给军工部调了十多名大专院校的学生和数名技术工人。粟裕又先后从延安抗大和苏中大队调来几十名干部和技术人员。

军工部由罗湘涛任部长兼政委,程望任副部长兼工务科长,顾吉祥任副部长兼总务科长,吴本翔任材料科长。下设修械所、子弹间和榴弹间。

其时一师所属各旅中,叶飞旅及三分区、陶勇旅及四分区有制造手榴弹、枪榴弹和子弹的能力,二旅及各县正在筹建榴弹厂。粟裕对军工部的要求是:除制造消耗量大的地雷、子弹外,还要负责研制各旅不能制造的迫击炮弹,修理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枪支和火炮,制造小迫击炮。

为解决军工部原料问题,粟裕把后勤部军需科长张渭清叫到办公室,要他成立一个小组秘密进入上海购买部队紧缺的军用物资。

张渭清接令后到垦牧公司找到程望,说粟师长派他到上海为军工部采购物资,让程望开列货单。程望开出了采购车床、刨床、钻床、刃量具、玻璃器皿、温度表、水银和其他难买的材料,以及一批机械、铸冶、化工、火药、武器等中外文书籍的目录。

程望虽然给张渭清列出货单,但对张渭清能不能买得到货单上的东西并没有信心。因为这些都是战略物资,苏中本地没有,要从上海买,而日军封锁很严。在程望看来,这些物资买不到也运不到苏中。

程望以前在军部工作,在师部算是新人,他不知道张渭清的能耐。

张渭清是上海人,他利用本地人的优势,硬是从日军的眼皮底下购买到日军禁止买卖的战略物资,又与一些具有正义感、愿为新四军出力的运输个体户和一些不愿与新四军为敌、希望赚点钞票的“忠义救国军”小头目建立了联系,通过这些途径突破日伪军的封锁线,将物资顺利运输回苏中。

据统计,张渭清领导的这个小组先后从上海买来130多船军用物资。其中专供军工部的有20多台机床设备,300段两种口径的炮管材料,以及大批五金工具与化工原料。除了物资,张渭清还从上海的几家机械厂和船厂挖来几批有经验的技术工人——这些技术人员日后成为军工厂的技术骨干。

在粟裕的领导下,一师很快就建成了拥有50多名干部、200多名工人的相当正规的兵工厂。到抗战后期,这个兵工厂已发展到具备制造迫击炮、月产1万发炮弹的生产能力。

程望学的是船舶制造专业。因外敌入侵,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当时无用武之地,所以暂时改行造武器。他后来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曲射、平射两种功能的迫击炮,在对日作战中大显神威,被日军误认为“俄国造的新式武器”。在他的努力下,军工部最大限度地为一师提供了弹药和枪械,从装备上有力地支持了粟裕一师的对日作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