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争夺三阳,引蛇出洞战斜桥
1942年春以来,为打破日伪军分割、紧缩苏中根据地的企图,粟裕令各旅发动袭击战、交通战。一师各部先后攻克的据点有三阳、久隆、圩角、三仓等20多个,破坏了如黄公路和启海公路。
此波袭击战中,很多镇的争夺战十分激烈,多次易手。如悦来镇前后有四次易手。几次发生在海门县三阳镇的战斗既有据点袭击战性质,又有交通战特征。其中三阳镇斜桥的伏击战是此期破坏交通中的经典一战。
三阳镇既是海门东部重镇,又是进入启东的咽喉。粟裕进入启海之前日伪军在这里设有据点。粟裕决定东进启海后于1月间派兵打下三阳镇,争取一个伪军团反正。日伪军随即两次进攻三阳,但都被击退,战斗持续了半个月。
5月间,南浦旅团第五十二大队一部在伪军的配合下再度占领三阳镇,然后强拉民夫,赶修三阳—久隆段公路,妄图打通海启公路,将四分区一分为二,以缩小一师回旋的空间。粟裕令三旅七团拔除三阳镇这个据点。
5月19日,七团长严昌荣率七团夜袭驻守三阳的日伪军。战斗中,日军凭借镇内三阳镇小学固守。七团无平射炮等攻坚武器,其他武器弹药也少,打了一个晚上无果而撤出战斗。此战虽然毙伤日军30余人、伪军40余人,七团也受到损失,还牺牲一名营长。
粟裕对七团此战的表现不满意。他把七团长严昌荣、参谋长朱传宝等人召集到师部,一起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改进战法,要求七团狠狠打击日军,把敌人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粟裕说:“三阳镇这一仗,部队打得英勇顽强,杀伤了不少敌人,应当说打得还是好的。但是必须指出,我们的消耗确实也不小,并且没有捉到俘虏,也没有缴到枪。我们打仗,不能单同敌人拼消耗。过后大家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现敌人正为三阳镇的伤亡而恼怒,急于寻找我军报复。你们要利用敌人骄狂求战的心理,引蛇出洞,消灭敌人于运动之中。”
七团在攻打三阳镇时缴获了一具日军的八八式掷弹筒,粟裕要严昌荣送来看看。严昌荣回去后让一个叫陈应洪的战士将掷弹筒送到师部。
掷弹筒是一种单兵携带的小型迫击炮,有效射程在300米左右,这个距离刚好可以弥补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射速也快,一分钟可以打30发,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也可以打击隐藏在障碍物后射击的敌人。
粟裕觉得这东西好,要程望组织技术人员仿制。程望组织人员成功仿制了这具掷弹筒。受加工设备和条件限制,他们无法给抛射筒刻上膛线。为了不影响射程和射击精度,他们加长了炮管。从此粟裕的一师有了曲射炮。从这个意义而言,七团算是立了一功。但严昌荣并不满足。回到七团后,严昌荣根据粟裕的指示,又率部伺机伏击三阳的日伪军。战后七团一部与三阳镇守敌相距三里对峙着,他们常在日军的眼皮底下出操。七团的意思是:虽然我打不下三阳镇,但你也别想顺顺利利地修好这条公路。日军也不把七团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每天强捉民夫修筑公路。日军白天修路,七团晚上破路。这样的对峙与交手,在中国抗日战场上也算是很奇特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