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又是一个俄罗斯的严寒之冬。但在美丽的莫斯科广场上,却出现了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进入2012年,人们又几度继续顶着白色风雪走上街头抗议普京。只是,俄罗斯的冬天毕竟厉害,所以,这些抗议一时无法撼动普京,让他在3月初的总统大选中再次当选。
只是,此刻的普京已经不是十几年前刚上台的普京。俄罗斯冰雪再寒冷,也终将开始融化。
回到2000年,叶利钦身边的寡头们为了确保他们的利益可以维系下去,所以支持克格勃(KGB)出身的普京担任俄国总统。而俄罗斯刚经历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的混乱,刚经历醉汉叶利钦的无能和金权寡头的横行,普京于是成为希望与改变的象征。
普京确实深受民众欢迎,原因除了不断攀升的石油价格(他上台时是每桶27美元,现在是116美元)提供充裕的财政资源,让他可以用繁荣交换民众的支持,另外就是民众恐惧1990年代的混乱,而渴望稳定——加上俄罗斯的国营媒体不断将那个年代描述为俄罗斯史上最黑暗的低段,并强调一旦没有普京,俄国会重新陷入那个黑暗。即使在去年底的一项民调中,还有57%的民众认为强大的领导人比民主更能带来好政府,支持民主的只有32%。
他的硬汉形象也表现在对抗车臣的分离主义运动和强烈的民族主义修辞──他想要恢复昔日苏联的光荣,肯定斯大林时期是代表俄国历史的伟大时期。他也强调俄国仍然面对有敌意的西方,并且说许多NGO是拿了西方的钱来影响俄罗斯的选举。
繁荣、稳定与民族主义,成为普京体制的主要基础。
普京自称其统治下的俄罗斯民主是“管理式民主”,但事实上是典型的威权统治:一方面用强硬手段镇压,打压反对力量、暗杀人权记者、控制媒体、行政权专大而让国会成为橡皮图章;另一方面他依赖一套利益分配的恩庇侍从体系来巩固政治权力。在叶利钦时代,财富的来源是寡头,在普京时代则是官员的政治权力成为财富的来源,因此造成俄国普遍的严重腐败,不论商人做生意还是公民要办理任何公家业务,都必须以金钱来交换。
普京体制看起来是建立在强大的国家机器上,但在另一个意义上,却是一个“失败的国家体制”(failed state),因为腐败的官僚组织各行其是,国家欠缺内在的凝聚力。过去在苏联时期已经养出庞大的官僚机构,但当时还在苏共的控制和组织下,现在一旦失去苏共的组织性控制,各式国家机构都在疯狂地掠夺社会资源。《莫斯科时报》就说:“普京的忠诚体系是高度建立在他的官僚去掠夺和收贿的能力上的。”普京政府虽然不断教育民众说国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他们相信政府,但实际上俄罗斯的国家机器无法提供许多基本的公共服务,如保健、教育、司法正义等。
当前的俄罗斯本质上就是一个人治的体制。美国知名政治学与法学教授斯蒂芬?霍尔姆斯(Stephens Holmes)说,普京决定重回克里姆林宫,其实是证明普京体制的脆弱而不是强大,因为他知道,其他人无法真正保障他的利益可以被延续下去。
但时代确实在改变了。俄国在过去十年的经济逐渐培养出一批中产阶级,他们有了经济资源,开始痛恨政治的腐败;他们有了网络(莫斯科网络穿透率很高),开始获得更多政治信息。民调指出,在2000年,只有47%的人认为俄国有必要有政治反对力量,但到2011年,同意的人已经到了72%。
2009年的金融风暴对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而总统提出一些改革承诺,却迟迟没有兑现。2011年9月,时任总理的普京和总统梅德维杰夫宣布他们将要交换位置,普京要重新竞选总统;11月底统一俄罗斯党正式提名,这让民众深感被政治人物羞辱与愤怒——政客们竟然可以如此玩弄体制,完全看不起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