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评判倭仁与曾国藩的关系,不是没有依据的。要知道倭仁是满族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他一生勤于修德,以德服人。他的身份决定了他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因为朝廷绝不忍心把他的思想理论付诸实践,万一在现实面前碰个稀哩哗啦,这岂不是惨了?
朝廷断不敢让倭仁的理论与实践硬碰硬,只能是把这个老学者当宝贝,用高官厚禄养起来,以此来感召满族中的青年人。而这个结果却恰恰是倭仁的人生实践,实践证明,君子谋道不谋食,禄在其中矣。倭仁潜心修德,果然一切应有尽有,所以他绝不会怀疑自己的理论有毛病,有毛病他的人生怎么会如此辉煌?
倭仁的人生成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政治环境下的产物。可作为反证的就是孔子门下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他同样是修德,德行比任何人都高,连孔子都叹服,可颜回最终贫饿而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颜回不是倭仁,没有一个森严的权力体系照顾着他,所以他的德行再。高,也逃难厄运。
同样的道理,倭仁修德,捞得盆满钵满,肚皮肥圆。而曾国藩修德的结果,却是妻子生产时连接生婆都请不起,自己接生自己咬脐带。曾国藩再缺心眼,也知道自己不是倭仁,断无可能傻到走倭仁的路。
所以曾国藩的日记记载,不过是一个姿态,就是要让领导知道,他在遵从领导的指示办事。但他真正要做的,是依据他自己的人生哲学,走他自己的路。
其次,就倭仁的理论体系而言,研几是没错的,但这个没错只是形而上的理论,缺乏下面的腿。事实上,研几的腿就是现在科学体系,比如说你要追求数字的精微道理,就去研究数学。你要追究养生的精微道理,就去研究医学,你要探析人性的奥妙,就得去琢磨心理学。这其中任何一门学科,都会让你花费一辈子的心血,走到专业人士的歧途上去。
而曾国藩的研究方向只有一个,他要做官,要从别人那里获取生存资源,所以他的研究领域,应该是组织管理学。而这又是一门当时并不存在的复杂学科,但无论如何,除此之外的任何研几,于曾国藩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再次,倭仁名成天下,弟子无数,可是除了曾国藩,再也无人把他的研几搞出名堂来,这说明了什么?
恰恰说明了曾国藩比倭仁更明白。
明白的是你,糊涂的是他,可是你却必须要通过他的认可,才能够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这个又可以称为上司管理学,事实上曾国藩超级喜欢管理有权势的上级领导,他在后面的日记中,将不无得意地炫耀他对于慈禧太后的管理,这也可以作为曾国藩管理倭仁的佐证之一。
最后一点,曾国藩本人的思想知识体系,比之于倭仁更成熟,更富有学术价值,这已经构成了历史的本身。事实上,正是因为曾国藩的不凡功业,倭仁才沾光屡次三番地被拖出来登台亮相,仅此一点就足够了。
所以我们知道,被史家视为珍宝的以下相关资料,实际上不过是曾国藩无奈的掩饰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