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难道是一场赛跑?(5)

假如有人欺骗了我 作者:戴建业


代代都有“及时行乐”合唱团,《名士传》载“刘伶肆意放荡,以宇宙为狭。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掘地以埋。’土木形骸,遨游一世”。《世说新语·任诞》说晋朝张翰同样放纵任性,公开宣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可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毕竟极少,“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是诗人的兴到之语,你千万别把它当真。连蚂蚁也知道为冬天贮备食粮,更何况我们懂得“未雨绸缪”的人呢?谁还敢忘了老祖宗孔夫子的古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明天就没有米下锅,今天还能不急不忙悠然自得,那你不是上帝就是魔鬼。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恰恰是对“明朝”的考虑决定着今朝的行为。在这点上还真的是“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了无趣味的德国哲人海德格尔,提出过一个相当有趣的观点:人类的时间与宇宙的时间恰好相反,宇宙时间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线性绵延,人类时间则是“未来”—“现在”—“过去”的逆向行程,人总是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在”,再参考“过去”。这么说来在我们一生中,从来都是“倒着走”的,是“未来”在指挥“现在”,“现在”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服从于“未来”:几岁的小孩为了将来有“远大前程”,被迫中止与同伴的快乐游戏,而去背诵那些枯燥乏味的英语单词;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就开始节衣缩食,攒钱为自己买“养老保险”;一个学者为了自己几千年后的“永垂不朽”,舍弃了现在人生所有的世俗幸福;一个创业者为了将来的富有,宁愿承受眼前非人的折磨;一个政客为了日后爬上受人仰慕的高位,宁可现在干尽下贱卑鄙的勾当,为了以后别人给自己下跪,宁可现在自己给别人下跪……总之,所有这一切都是用现在的痛苦,换取未来的幸福,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为了……而……”这个连词中度过的。大家就像寓言中那个赛跑的兔子,为了达到自己理想的终点,一生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一生都在冲、冲、冲,一直冲到人生的终点——火葬场。

我们一生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志向,我们的行为都有自己或多或少的目的。学生立志拿诺贝尔奖,士兵立志当将军,商人立志发大财,这些人生志向都很宏大,人生的目标也很积极,可一旦走向极端这些志向和目的就成了人生的桎梏。人生的志向和目标,本来是为了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人在追求它们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快乐,可一旦我们完全忽视生命过程中的满足和快乐,只把最后目标看成生命中的“唯一者”,我们就成了争权夺利的奴隶,我们的生命就成了为名为权为利的一场赛跑,生命随之也成了争名争权争利的工具,原本是人生快乐源泉的东西,很快就成了我们痛苦的祸根。

但要我们完全放弃人生的志向,既不可能更不可取——人们的志向有远大与渺小之分,有高尚与卑微之别,但几乎没有谁毫无志向;假如真的已经没有任何志向,他必定情无所寄,力无所施,他人生的唯一任务就是如何消遣人生,如何打发一生的漫长时光,人生就成了他沉重的负担,他就会感受到人生的苍白、乏味、无聊,那样的人生真是生不如死,更别说什么幸福和快乐了。的确,幸福只是勤劳的副产品,快乐更是汗水的结晶。只有在闷热的天气里走进清凉世界,你才会觉得爽快无比;只有在辛勤劳动之余去旅游休假,你才会体验到轻松快乐。要是到处都很清凉,你就会体验不到清凉的爽快;要是天天都在外地旅游,你在旅游中就绝不会感受到轻松快乐,旅游反而会成为你沉重的包袱。

有了人生目标,我们人生可能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苦役和奴隶;没有人生目标,我们的人生必然又烦闷和无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