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年恩来》(1)

海棠花前·绽放的记忆 作者:邓在军


12集电视专题艺术片《百年恩来》,是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由总理的后代亲属发起摄制的。具体说,是由我丈夫、周总理侄儿、国防大学原政治部主任周尔均担任这部片子的制片人和总策划,我任总导演,在周总理其他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支持下完成的。

拍摄《百年恩来》,历时两年多,采访了近四百人。整个摄制过程,是我和全剧组同志灵魂不断得到净化的过程,也是我最为珍贵的人生际遇和心路历程。

剧组开拍后,采访的第一人,是“觉悟社”最后一位成员管易文。也就是在这次采访中,我们目睹了一个奇迹的出现。

“觉悟社”是五四运动时期产生在天津的先进的学生组织,周恩来、邓颖超和管易文都是“觉悟社”的成员。当时,为了反抗封建思想,也为了保密需要,有人提出不用原来的姓名,按照一、二、三、四……的号码写在密封的字条里,每人抽一个号,抽上什么号,就用那个号的谐音作为自己新的姓名。邓颖超伯母抽的是“一号”,她便用“逸豪”作为别名。恩来伯伯抽的是“五号”,后来他用“伍豪”作为党内的代号。管易文是18号,别名为“石霸”。

作为周恩来和邓颖超的老战友,管易文老人已是百岁高龄,几年前就完全丧失了记忆力,连新四军时期与他同生死共患难的夫人也认不出了。那天,面对坐在轮椅上一言不发的管老,我拿出青年时代周恩来的照片放在他面前。看到照片,管老的眼睛突然一亮,眼神里流淌着记忆的激情。他用微微颤动的手指抚摸着照片,嘴唇翕动。我紧跟着指了指墙上总理照片上方的一个条幅(那是管老在总理逝世当天写下的一句话),问他:“这是您写的吗?”老人慢慢抬起头,停了几秒钟,突然眼圈发红,大声地喊出了横幅上的字,而且一连喊了三遍:“音容宛在,永别难忘!音容宛在,永别难忘!音容宛在,永别难忘啊!”在喊最后一遍时,好像是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这心灵深处发出的一生中最后的三声呼唤,是作为周恩来老战友的他,打开了自己尘封多年的心灵之锁而产生的旷世奇迹。我和他夫人、还有所有在场的人一下都愣住了!我们许多人都流下了热泪。幸好,摄影机一直在开着,摄影师把这个珍贵的镜头抢了下来。就在这次采访后仅仅50多天,这位世纪老人,带着他唯独保留的对周恩来的珍贵记忆,离开了人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