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序(1)

寂寞是毒,也是解药 作者:周思成


1

先来说点儿别的。我在出完第一本书以后,有很多出版社来找我洽谈进一步的合作。可是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找我文坛的偶像——韩寒和郭敬明的出版社来帮我出书。不要觉得违和,在我心中他们都是天才,都是商业的奇迹,只是一个粗放桀骜,一个细致聪明。他们俩也是我心中的最佳CP,我经常跟学生开玩笑说,我是他们的结晶。

所以看着接连不断的合作意向书,我天真地幻想,也许有一天,他们的出版社也会主动找上门来,发现我这颗“大结晶”。无奈我的第一本书只是达到普通畅销书的水平,在市场上并没有引起那么大的浪花。我苦等许久,心愿落空。

我决定转“受”为“攻”,主动出击。我突然想到微博上的人一般都会填自己的毕业院校和就职单位的,于是我输入了出版社的名字,然后跳出了一大堆人。其中第一个人的认证信息便是郭敬明所在的出版社的“总编辑”,于是我开始在他的微博下面留言,说说自己取得的小成绩,并谦虚却渴望地表示想要他给我一个机会在他们出版社出书。

我对自己的主动性很满意,并喜滋滋地开始盼望着回信。据我分析,那家出版社在英语这个门类上会有些弱,所以我想他们一定会展开双臂拥抱我的加入。

过了两天,没有回音。我想,很正常,总编辑嘛,很忙的!说不定在跟郭敬明开会呢。于是我又跑过去,非常诚恳地又留言一番,还发了私信给他。结果又过了几天,仍然音讯全无。我并不气馁,因为看到他的微博并没有更新,所以我推测他一定是太忙了。然后我又发了一封新的私信。发完后,紧接着再发了一封,对我再三的打扰表示歉意。

在我已经快失去信心的时候,有一天点开私信,突然看到了他的回复,我十分激动地赶紧打开:

“周老师您好!谢谢您的信任和坚持!只是您可能不知道,我们是一家文艺社,是不出英语相关的书籍的。祝找到更合适的下家。”

我尴尬极了。我才明白,很多大出版社会有很细腻的分工,每个分社也许只会承担个别的门类。我连忙回声“谢谢”,便开始思考新的出路。

结果第二天我又收到了他的私信:“周老师,我觉得你非常坚持,这一点是一个成功作者的必备素质。我有一个好哥们儿在XX出版社的外语分社当社长,我把你推荐给他吧!他们出版社的能力非常强,很适合你的。”

我立刻搜索他说的出版社。果然,各种奖项、数据和雄伟的大厦,确实彰显了非凡的实力。不多久,那家出版社的编辑便打电话给我,热情地表示合作的兴趣。

然后,便有了我畅销百万的《一笑而过》英语系列。

我们做的有些事也许出于现实的目的,但是,在现实中去不现实地坚持,说不定会有一些浪漫的回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