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举人做翰林
1889年,蔡元培在人生中第三次参加乡试时得中举人。1890年,蔡元培与徐维则共同进京参加会试,名列贡士第80名。蔡元培并没有参加之后的殿试,他怕自己字写得不好,会影响殿试的名次,于是离开京城,打算以后再参加殿试补考。1892年,蔡元培进京补殿试,获中二甲第34名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明清时期翰林院官员,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也参与了阅卷,他在日记里这样记录蔡元培:“新庶常蔡元培,年少通经,文及古藻,隽材也。”1894年,蔡元培参加了散馆考试,成绩优异,授职翰林院编修。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此时蔡元培刚刚担任翰林院编修不久,民族危机让蔡元培的思想产生了很大转变。虽然蔡元培仍旧一心阅读,但甲午之后,朝士竟言西学,蔡元培的阅读重心也转移到西学上面。他广泛涉猎外文书报刊物,留意世界事物,同时也阅读改良派的著作。在担任翰林院编修的四年当中,蔡元培基本上放弃了做官的念头,他在自己的书斋中写了十个字表明心意:“都无作官意,惟有读书声。”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蔡元培感到十分气愤,同时也看清了朝廷腐败的真实面目。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认为失败的原因是缺乏革新人才。蔡元培离开北京,决心投身教育,启发民智,走另外一条救亡之路。
绍兴中西学堂
蔡元培回到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校长。蔡元培上任后做出改革,把学生按受教育程度分为三斋,类似今天的小学、初中、高中。蔡元培还在原有英、法两门外语之外增开了日语,聘请日籍教师授课,自己也继续学日文,并兼学英文。虽然学校聘请的教师都是绍兴本地最好的人选,但是在思想上却分为新旧两派。新派“笃信进化论,对于旧日尊君卑民、重男轻女的习惯,随时有所纠正”。旧派与新派所持观念正相反,两派人经常互相辩驳,新派人数多,在争辩时总处于上风。由于双方讨论总是在午餐和晚餐时,学校的食堂又是师生共用,所以旧派的人觉得自己在学生面前受到了侮辱,因此上告学校督办,对蔡元培提出警告。蔡元培最终无法忍受,1900年2月离开了中西学堂,后被聘为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在剡山书院,蔡元培演讲数次宣传科学的有用性,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情喜好来选择合适的科目学习,但由于学校经费有限,书院改革未能完成,一年后蔡元培辞去院长职务。此后又有书院找蔡元培任职,均未成行。
上海南洋公学
1901年,蔡元培来到上海南洋公学,任特班总教习。南洋公学本只设小学和中学,学校监督沈子培提议学校增设“特班”,招收擅长古文的学生42名,教授外语和经世之学,用以选拔当时朝廷新开设的考试科目“经济特科”。特班课程,半日读书,半日学习英文数学。蔡元培将所选科目门类列出,如政治、法律。外交、财政、教育、经济、哲学、科学、文学、伦理等,由每名学生自选一至两门,按照蔡元培提供的相关书目进行阅读。学生每日写札记,每月作文一篇,都由蔡元培亲自批改。每天夜里蔡元培还要找两三名学生谈话,交流学习上的问题或谈论读书心得、讲述时事感想。
蔡元培要学生学习日文,指导学生进行日文翻译。他对学生说:“中国被欺辱到如此程度,要知己知彼,要了解自己的弱点,也要关心国际上的情况。要学习外语,多读外国书,学习日文,也可以从日文书中了解国际形势。”蔡元培还在学生中成立演说会,定期练习演讲,让学生通过演说启发民智,引导社会。学生来自天南地北,各地方言不同,蔡元培便组织学生学习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