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的样子早在我心中
如果叩问我的内心,我最想开的并不是咖啡馆,而是类似小酒馆的live house(音乐展演空间)。和一般的酒吧不同,live house 更侧重音乐性,非常适合近距离欣赏现场音乐。准确地说,live house应该是一种音乐表演的空间,为乐团或是独立歌手提供开小型演唱会的场地。由于观众与乐手离得非常近,所以现场的互动、对彼此情绪的捕捉,都让音乐变得另有一番意味,与戴着耳机的自我欣赏完全不同。你不只是在“听”音乐,而是动用了全身的感官,在感受关乎音乐的一次表演,平日里积攒的情绪,在那个时刻爆发、升华。人生的酣畅淋漓就在生命力被尽情释放的瞬间。
live house 在日本、欧美都很普遍,其规模不一,小的只能容纳数十人,大的则成百上千人共处一室也没问题。好的live house 非常注重演出设备,尤其是音响部分,花大价钱求个全城第一也不在话下。因为live house 的演出效果独具特色,而组织形式又灵活;此外,相比演唱会准备工作的大费周折,它成本低廉,人力、物力耗费较少,因此,许多新生的乐队和乐手都会首选在live house 进行表演,积聚人气。去live house 领略现场表演,早已经成了国外乐迷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理想中的live house 自然应该以表演布鲁斯为主,除了一些简单小食,主推种类不一的酒水。微醺的状态下,在音乐中沉沦着。
虽然我已打定主意把小店开在厦门,但那时候,咖啡馆在厦门都不是常见之物,又会有多少人跑来你的酒馆点一杯酒,饶有兴致地听布鲁斯呢?对这个风险,我还是理智地决定要尽可能去规避。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先开相对保守一些的咖啡馆,也就是一直经营到现在的黑糖咖啡。
其实咖啡馆我泡过不少,以前在台北晃荡的时候,我已是台大一带咖啡馆的常客。我经历过台湾那批咖啡馆从如同现在的厦门这般的井喷式发展转而走向衰败的过程。海外的游历中,同样少不了
会驻足当地各种有特色的咖啡馆。什么样的咖啡馆会有人气;什么样的餐品好吃,客人也欣赏;什么样的咖啡馆会令人待得不舒服……在人生不知不觉的走走停停中,我似乎已经对这项事务了然于心。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另外,对咖啡馆的认识,还有一个重要来源是依据书本描写衍生的一种想象。尤其在早期巴黎的左岸之风盛行时,文人们在咖啡馆里攀谈、发呆、写作、社交,消磨时光。那些日子令人心动,令我遐想。虽然对开咖啡馆这件事,最后是因为一个契机帮我下定了决心。但内心对于要怎么开、会怎么开,并不是临时起意,心中早已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脑海中不知反复设计演练了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