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汤
海棠汤俗称“贵妃池”,始建于公元747年,因平面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杨贵妃在这花朵一样的浴池中沐浴了近十个春秋。
九龙湖
面积为530平方米的九龙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长堤东西横贯。堤上西边为晨旭亭,东边是晚霞亭,二亭相互对应,与湖南岸的龙吟榭相映成趣。龙吟榭榭下有一个大龙头,龙口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为“龙吟榭”。九龙桥上有八龙吐水,与龙吟榭下的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
《长恨歌》书墙
华清池作为唐玄宗与杨贵妃演绎罗曼史的历史舞台,令文人雅士竞相吟咏。据说,毛泽东很喜爱《长恨歌》,20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他忙里偷闲,准备挥笔书写这首长诗。白居易的《长恨歌》原稿120行,通篇840字。毛主席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始书写,当他写到第32行“惊破霓裳羽衣曲”时,却被人打断了。而后来他也没再续写,因此,刻在这面书墙上的只有224字。
■诗词延伸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
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
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
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王安石?《西江月》
大明宫→慈恩寺→骊山→华清池→终南山
终南山 三秦论天高,谁与我争雄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终南山》
故事?STORY
悠然见南山
天气晴好,王维来到长安市郊的终南山游乐踏青,壮观的景色令他神清气爽。终南山巍峨挺拔,太乙峰都快要能触摸到仙界的天都星了,山势层峦叠嶂,一直蜿蜒到了天际。白云缭绕在山顶,回望过去连成了一片,青色的雾霭迷迷茫茫,一直蔓延到了终南山的深处,消失不见。王维抬头仰望,终南山的主峰将山的东西两侧隔开,各山间山谷景色迥异,山中阴晴多变。他慢慢走进山中,在小溪对面远远看见了一个樵夫,便朗声问道:“在这附近,可有供我投宿的人家?”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等,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眉县,东至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优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王维的这首《终南山》,更是描写终南山的绝世佳句,只言片语,就将山的气势、山的精髓尽数道来。全诗意境清新,宛若一幅泼墨成云、挥笔成水的山水画。
终南山,是历代诗人心中高高在上的梦中圣山,张衡在他的《西京赋》中这样描写道:“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行目远,深严邃谷不可探究。”在张衡的心目中,终南山与西王母所住的昆仑山同起一脉,地位甚至高于五岳。而韩愈去广东潮州,途经终南山时,也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就连晋代陶渊明那句家喻户晓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所指,也是终南山。
更令人惊叹的是,此山还是中国诗歌的发祥地之一。先秦诞生的《诗经》中已经不乏吟诵终南山的名篇。《小雅?天保》以“如南山之寿”比喻人福寿绵长,《小雅?节南山》又以南山起兴,斥讽权贵。可以说,早在《诗经》时代,终南山已是周人动于情而发于言、咏于歌的常用意象,从那时起,它就是中国最富于诗味的名山之一。
终南山,造就了中国诗文化的根基。它虽非秦岭的最高峰,但在历代诗人墨客的心中,秦岭山系之内却没有任何一座山能与它相提并论。三秦之地,终南虽非最高,但在世人心中,它却早已与天同齐。这样一座富有文化韵味,承载着中国诗魂的名山,我们又怎能不带着孩子到此好好游历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