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像银行一样管钱(1)

瓦良格迷局 作者:向东 殷明


“摸着石头过河”,在市场经济的“游戏”中的指导意义,是在缺乏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大家不应该坐等,可以一边玩着游戏一边尝试着建立游戏规则。那么游戏玩家特别是手握巨额筹码的“庄家”,对游戏规则的建立就起着引导性的作用,这样自然就有两种结果:对其有利则会推动规则的建立,对其不利则会阻碍规则的建立。

中国最早的金融混业经营的成果,如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就是在这种游戏背景之下成立的,最初的管理经验都来自于银行,但对于银行之外所需要的自身专业规则,多是一片空白。譬如在资金台账、交易清算、项目操作、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都难以看到比银行更好的办法。银行有利的经验就用起来,不利的经验就抛弃掉。因为游戏规则的缺失,在扔出去的硬币上,市场“看不见的那只手”往往功利而浮躁地选择了风险的一面,放弃了控制风险的一面。

早期的中国券商的大部分人员是从银行系统分离出来的,小部分来自信托公司和挂钩在政府部门下面的公司。与银行之间这种“母子血缘关系”,也让早期券商的内部管理带着浓厚的银行色彩。

作为金融机构的券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于资金管理,最主要的风险也来源于资金管理。但在模式上,当时几乎所有的券商都像银行一样进行资金管理,只是管理制度要比银行松弛得多。

一种情形是像银行一样,把用做证券投资的客户保证金看成存款,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收客户,像银行吸收存款一样,把每个经营网点做成一个“资金池”,一边是低息拉进资金,一边是高息放出“贷款”,赚取资金中间差价。

有一段时间,不管客户是否愿意炒股,营业网点都像银行揽储一样把资金引进来。跟银行网点不同的是,证券网点引进的资金会变相支付更高的利息,“贷款”也会要求更高利息回报,而且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譬如担保手续在这里根本不需要。发展到后来,很多营业部里干脆玩起了1:2、1:3甚至更高比例的高息融资,就是说只要炒股的客户自己账上有100万资金,营业部就敢给他配上200万甚至更多的资金,任其买卖股票,营业网点收取其高达20%-30%左右的年息,资金使用周期越短,收取利息越高。这样,很多证券营业网点俨然就是一个“高利贷”门店,过着专吃资金利差的寄生生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