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与中原文化
探讨河南文学在中国文化空间中的存在,首先必须弄清楚一些基本的地域文化概念,如河南与中国、中原文化和河南文化之间的关系,只有弄清楚这些,弄清楚河南基本的文化属性,我们才有可能把河南文学放在一个文化的大环境中考察、分析。
在某种意义上,河南是北方,是山东、山西、陕西等具有北方农村灰色大地和原野的一个代表,它们是一个共同体,同在黄河的支流上,同受着中原文化的影响,灰色的平原上散落着同样灰色的村庄,数千年来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根本的变化。几乎是一种约定俗成,中国文化中的北方更多的是指中国政权的发源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广大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古称‘中原’。‘中原’作为地理概念,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原,指古中州,即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即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诸省的全部或部分,甚至扩及安徽东部和湖北北部。……广义的中原地区,原始文化有较多的共性,而且在古代,尤其是在北宋以前,是国家统治和经济、文化、军事的核心地区,文化内涵有许多共性,可构成地域性的文化体系……”中原文化其实就是传统意义上北方文化的简称,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以及秦晋文化只是表现形式之一,其文化内核基本相同。但是,河南虽属这一体系,却不像山东、陕西有着相应的文化称呼,又不能说它就是“中原文化”(只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也不能说它是二程文化,后者是中国文化制度的代表,不只是河南所依循的文化形式。这样,河南在文化中的所属位置变得颇有点暧昧难明,河南在北方所处的位置和文化性格更像传说中的“四不像”,在古代,它地处九州之中,因此,称之为“中州”,它融合了北方各省的特点,而成了一个大杂烩,它既开放又保守,既传统又现代,既是中国传统乡村中国的最有力的代表,却也在时时以自己的方式接受并消化着八方来风,它似乎没有自己清晰的面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河南文化里,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最浓的缩影。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北方中原,曾经是历代大国的定都之地。从三皇五帝一直到北宋时期,中国的国都大部分都建立在北方。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变故、战争都起始于中原,因此才有“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之说;中国文化的起点,儒、道、释都从中原始,并且由此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滥觞。但是南宋迁都之后,北方的地气、人气越来越弱,文化、经济、政治也逐渐衰落,政治的衰退引起北方经济、文化无可挽回的衰退,北方开始萎缩,日渐成为中国的劣势文化,散落在黄土地上的一个个古老村庄成为永恒的印记存留在中国人心中。封闭的内陆环境、匮乏的自然资源使本来就贫穷的北方更成为一个个古老、没有生机的村庄,从另一方面讲,以血缘、土地为主要纽带的家族文化在北方村落却更具实用性,而地处沿海、沿江的南方,在地理位置、经济方面本来就比北方有优势,再加入政治上的优势,一个开放、富足、文化相对发达的南方和南方文化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