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是,虽然我的大脑知道关闭了朋友圈,我嘴上说不想看,但我的身体却是诚实的。朋友圈功能关闭后,原有的位置变成了“扫一扫”,有好几次,我拿手机看时间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我的大拇指不由自主地“碰”到了微信,点开了“我”的选项,自动点击了原是“朋友圈”现在是“扫一扫”的地方。
除了手机等SNS工具,还有很多其他小事也在偷吃着我们的时间。
早上毫无意义的赖床。明明8点已经醒了,却硬要在床上赖到9点再起床,白白浪费掉一个小时。
本来只打算和朋友聊天2小时,不知不觉聊了4小时,直到最后两个人无话可说,可碍于情面,也很少有人先开口说“咱们今天就到这儿吧”。
明知道没有自己特别想看的电视节目,还不停地换台,最后不是百无聊赖地看广告,就是躺在床上拿着遥控器发呆。
有些时候我觉得,人生就是要有些可以用来浪费的时间,可浪费也要浪费得有意义,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比如看一部经典的电影,打上1个小时的羽毛球,对着阳光发一会儿呆……我曾经对自己的时间分配做过统计,2014年的365天,8760小时里,我毫无意义地浪费了775小时,约等于32.292天。相当于一个月的时间我都浪费在刷微博刷朋友圈这些百无聊赖的事上,这些时间都够我去南极旅行一次了。
像我这样把时间精确到半小时的人,都会在一年中浪费一个月,那些没有做过时间管理和统计的人,很难意识到时间流走了。就像那首歌里唱的: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需要专注工作时,我通常会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并且放得离自己远远的。然后坐在电脑前,在不连接网络的情况下备课、阅读、写作。在清晨最高效的时候,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当我全情投入时,完全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而高效完成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则会让人一整天都神清气爽,获得拥有自控力的满足感。其实,真的不用担心在这几个小时里会有改变人一生的电话打来,通常,除了父母和10086外,很少有人那么主动地联系你。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不喜欢打扫自己的房间,工作忙的时候尤其如此。到处堆着没来得及洗的衣服,床上、书桌上是没读完的书,而我突然想读哪本时,要花很多时间从那小山一样的书堆里去找。还有一些似乎有用,却很长时间用不到的东西,令本来不小的房间显得十分局促。
后来,读过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的书后,我很赞同她说的“断舍离”这种生活态度: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身处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我开始整理房间,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把那些“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生活空间简单了,工作效率也更高了,省下了很多整理和找东西的时间。
物品如此,情绪也是如此。那些让我无法专注于生活和工作的负面情绪和思考,要及时“断”,犹豫得越久,生命中失去的亮色就越多。而那些原本可以用来享受生活的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了。
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远离那些吃掉我们生命的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