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爱情幻灭之时,生命开阔之日(4)

不可慢待的孤独 作者:宋涵


女人的自我存在价值,就这样诡异地与男人结合在一起了。而这种结合,最让女人甘之如饴、迫不及待的方式,就是“爱情”。可以说,中国女性对于爱情的渴求,从来不是她们自以为是的“纯爱”,而是与“自我身份”的确认和提高紧紧绑在一起的。就像《聊斋》里的女妖们,她们虚无缥缈、来去无踪,只有在取悦男性、得到爱情时才能显出人形、有了肉身。

中国女人的情感匮乏感特别强烈,归根到底是这个国度很多女人没有被真正尊重过和爱过,就很难明白“自我”是个什么玩意儿,就只有在余生中不断地去索取、去得到一个证明:“我是被爱的、被理解的。”

与此同时,与“重男轻女”相配套的女性审美形象,扎根在了每一个小女孩的心里:纯洁、坚贞、为爱而生、善解人意、隐藏欲望、全心付出、不贪图权势,这才是好女孩。我在小学时就发现,小女生们很早就不喜欢那些大胆、“爱出风头”的女同学,认为她们过于招摇、不够矜持和淑女。东方女孩对自我性别的认识很单一,她们的道德感很强、羞耻感很强,总是生怕触碰了什么禁忌、破坏了身为一个女孩的美丽。而且,她们对在爱情中的“凄美”女性形象还抱有一种畸形的欣赏——这竟然和男人一样。在许多小女孩的幻想中,能够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中的凄美女主角,为爱等待、为爱牺牲、为爱隐忍,最后被男人珍视一生,不亚于一场神圣的仪式。

她们很少有一点批判意识,很少察觉到这种“单纯”背后的贫乏和凶险。对于男人和爱情,她们的认知是空中楼阁般的一厢情愿;对于一个女人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们也没有丝毫的想象力。她们的头脑中只是会经常弹出一个警示:“这样做是不好的,这不是一个好女孩该做的事。”

尽管我从小受到“男女平等”的教育,但是当我在大学第一次看到《欲望都市》的萨曼莎时,我惊讶极了,我承认我一开始非常不适应这样的女性形象:她竟然可以明目张胆地表达欲望,竟然可以如此明确自己的生活方式,竟然可以这样和男人相处而不畏人言。这样的“坏女人”,男人是否喜欢,或许有待论证,但我知道,在我所成长的环境里,女人是最瞧不起这样的“坏女人”的。

并不是只有萨曼莎这样的女人才是正宗,只是在我的视野渐渐丰富起来以后,我意识到:任何单一的、极端的女性形象,都意味着一场精心的隐瞒和洗脑。可是,当许多女人意识到这一点时,她们已经误读了自己和爱情太多年。

爱情是一种文化。当一个人谈爱情时,他/她的爱情并没有那么独一无二,却很可能是集体人格在个体上的一次又一次复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