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时刻:在一个阳光透过薄薄灰霾的周末午后,你躺在沙发上,身心很轻松,也有点无聊,于是想要找一部电影来打发一下时间。不知为什么,你想看一个感人的故事。感动是快乐和忧愁的奇妙结合体,让人有一种被饱满情绪填充的存在感。
我就在这样一个午后,想看一部感人的电影。我在网站上搜索着“感人”的影片,一部名叫《忠犬八公的故事》的电影来来回回被推荐在我的眼前。我偏爱骄傲的猫甚于忠诚的狗,仅凭名字,我无法想象出这是一部对我胃口的电影。
“你的世界里还有很多人,而狗狗的世界里只有你”这类话让许多人感动,却无法让我动容。我觉得这话透露着人类的优越感和不安全感。因为狗没有更广阔的世界,所以人觉得安心,并为此喜爱狗。人要的是基于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绝对忠诚和百依百顺,而并不在乎狗是不是快乐、是不是有自由选择。试想一下,如果狗能招朋引伴,可以选择在外面疯玩一天才回家,或醉心于在台灯下读书、不对主人事事回应,估计这地球上养狗的人要少一半。
人对“忠诚”的追求和期望,远不止于和宠物的关系。人天性里似乎就渴望一段稳定的、不渝的关系,比如信誓旦旦的爱情。说“天性”恐怕有些武断,我们的原始人祖先,按资料推断,应该是更热衷于和不同的异性“乱搞”,而不是热衷于发誓。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一个男原始人和一个女原始人,在夕阳下并肩看了壮观的落日,头上树叶婆娑,迎面熏风袭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浪漫蒸腾而起,让他们产生了“此生不可没有彼此”的悲壮与甜蜜?这是不是爱情之“忠诚”的最早萌芽?
无论是五千年前还是现在,人都渴望在动荡的外界和内心中寻得一处妥帖的空间,在那里有人永恒地理解“我”、爱护“我”、支持“我”。我知道好多人在参加婚礼时,听到“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年轻还是衰老,我都会爱护你、支持你、陪伴你,一生一世,不离不弃……”,会禁不住感动落泪。嗯,我也不能掩饰,哪怕像我这样推崇理智的人,听到这样款款深情的誓言,也像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神话——在这样的神话里,也会有那么一个人,这辈子无论如何只爱我,至死不渝。这是多么温暖而安全,仿佛蜷缩在妈妈的肚子里那般可靠与恬静。
我们脆弱,我们流离,我们知道人心易变,因此我们更强调贯穿一生的忠诚,这有一种西西弗斯般的执拗:因为希望渺茫,反而加剧了渴望。明知不太可能,那么一旦实现,简直是感天动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