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京都一周(3)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2:一步一天地 作者:阮义忠


2月27日 08:56

鼎鼎大名的龙安寺石亭造景,早在许多摄影家作品中见过,可到了现场却让我大失所望。照片表现出的浩瀚全没了,只见还不及游泳池的面积里错落着几块石头,并以小石子铺成流水状,就是所谓充满禅机的枯山水了。访客一来就坐在廊上数石头。传说总共有15块,但任何人都只能数出14块,另一块到底在哪里?禅啊!

2月27日 09:14

龙安寺原为德大寺家别墅,1450年细川胜元将其改建成禅寺。曾一度被烧毁,1499年重建,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石庭不借一树一草,仅由石头与白砂组成,四周有一圈用土砌成的矮墙,由混有菜籽油的土壤砌成,时间久了会慢慢从内不断产生油脂,形成独特美感。透过镜头的局部框图,的确处处可由小见大。

2月27日 09:33

谢谢的建议,今天前往银阁寺。此寺给人的感觉与金阁寺完全不同,前者阳刚开阔,后者阴柔细腻。初入园内会觉得情调处处,惊喜阵阵,但不久就开始有雕琢过度之感,大自然的每个部分几乎都被经营了,不给天成留点余地。就像是一幅画画得太满,没有留白。美是极美但极难拍照,献丑了。

2月27日 18:16

银阁寺也有一只凤凰,但久未擦拭已经变黑了。昨晚下了一场雨,太阳出来,把屋顶的水汽晒出阵阵白烟。木造细部并不精致,庭园却煞费心思,无论枯山水或活树木。此寺又称慈照寺,乃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1482年所建之别庄。本来要在外层贴银箔,却因发生应仁之乱,幕府元气大伤,无力实现这一计划。

2月27日 18:39

银阁寺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位古代宅男,足不出户地在家里摆东摆西,把整座山当成他的盆景。事实上也差不多,足利义政被称为日本史上最无政治才能的将军,应仁之乱的十年间,京都有百分之八十的房舍被焚,他却躲在这儿不问政事。但也有人认为日本文化的精髓,包括茶道、花道、能剧的发展都归功于他的醉心艺术。

2月27日 18:48

离开银阁寺时,竟有依依不舍之感,好像再留久一点,就能发掘到她更多的秘密,也许这就是银阁寺的魅力所在。进出山门的甬道,两排树木被修成围墙,自然与几何之美互相加分。游客比金阁寺多,其中不少是欧美人士,本地人则以年轻女性居多。商店街生意不很兴旺,店家未积极推销,反映了这一带居民的含蓄。

2月27日 19:09

出银阁寺过商店街后有条小运河,河畔步道便是著名的“哲学之道”。两旁有许多盛开将谢的茶花以及还未绽放的樱花树。据说樱花盛开时,此处有如樱花隧道,美不胜收,游客如织。还好我们现在来,人少才能享受幽静,并好整以暇地等待鸳鸯游过来。水虽浅,却清澈极了,鸳鸯戏水、鸭子划水都被看得一清二楚。

2月27日 19:23

“哲学之道”是从银阁寺桥到若王子桥之间的一段路,因知名哲学家西田几多郎(1870—1945)生前喜欢在此散步而得名。渠道两岸的居民真是太幸福了,虽是旅游景点,却能保持日常生活情调。两旁小店有传统茶室,也有西式咖啡馆,妇人们在此遛猫遛狗,小学老师带着孩子们野餐晒太阳。行走于此,灵感泉涌。

2月27日 19:48

“哲学之道”上的所有商店,只有这家吸引我上门,因其外观已充分显现它是一家极有个性的现代民间艺术品店。室外摆着两把好看的木椅,店门外铺着木板与石板,门窗开得落落大方。白墙灰瓦枯枝,无色无华,使木底金字的招牌更为夺目;店名也取得好,叫作“银意匠”。我与内人驻足窗前,被店员亲切招呼入内。

2月27日 20:06

“银意匠”虽然小小的,产品陈设却是相当考究的,让人觉得每样东西都是艺术品。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