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在《两周年祭》中说,很多人觉得宋春舫各方面都很优越,无论在家庭、学校、社会都一帆风顺,但在1924年,即祖父32岁时,他因堕马伤肺而吐血,其后更患上肺结核。1925年,他索性辞去所有教职,到青岛疗养。之后他一直没有脱离这威胁,每两三年就会复发一次,有五次特别严重,终于在 1938年逝世,享年46岁。可以说,中年之后,一连串的疾病煎熬使他无法再专注工作。
当时欧洲的一些医生建议,肺结核病人最好搬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居住,于是祖父便搬到近海的青岛养病。由于要长住,他在福山路盖了一栋房子,至今犹在。住这条路的有很多名人,像康有为、沈从文等。我祖父的门牌号码应该是4号,康有为则是6号。康有为也是在这里去世的,但到底是意外食物中毒还是被人毒死,至今是个谜。
祖父把从欧洲带回来的几千本书都带去青岛,并在1931年斥金四千,盖了一个私人图书馆,名为“褐木庐”,那里收藏了他二十余年苦心搜集的各种西洋戏剧书刊。所谓褐木庐,即Cormora,是由三位法国戏剧大师名字的首音节组成的,即高乃依(Corneille)、莫里哀(Molière)、拉辛 (Racine),意在向他们致敬。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描述过褐木庐:“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框里,框比人高,但不及栋,我记得藏书是以法文戏剧为主。所有的书都是精装,不全是胶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牛皮装订,烫金的字在书脊上排着闪闪发亮,也许这已经超过了书店的标准,微近于藏书楼的性质,因为他还有一册精印的书目,普通的读书人谁也不会把他书房里的图书编目。”
对这图书馆的确切藏书量,说法不一。有资料说共有五千一百一十一册(有些书会分成几册),但我也不能确定,因为图书的编号已经编到七千多册了。为什么大家对这个藏书量莫衷一是呢?可能是因为点算的时间不同。开始时,我祖父从欧洲带回来的书有三千多本,其后藏书又不断增加。我父亲在《两周年祭》中说:“听母亲说,从前在北大时,父亲常常会领到薪水就去买书,关于戏剧的书,连家用都不够,这种苦况只有母亲知道。”可见他当年购书是多么狂热。
我曾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找到一本《褐木庐藏剧目》,由我祖父编订。扉页有他用文言文写的《自序》,全文如下:
予自始冠西行,听讲名都,探书邻国,尔时所好,尽在戏曲,图府之秘籍,私家之珍本,涉猎所及,殆近万卷。民国四年,初游法京,入Bibliothèque de l\'Opéra(歌剧院图书馆),寝馈其间,三月忘返。六年返沪,择所爱好,挟与俱归。十年再渡,道出德奥,时则大战甫平,币值下降,遂罄囊橐,捆载而东。后因疾疹,并束高阁。近五六载,沪杭平津,奔走往来,不宁厥处。去岁斥金四千,始建褐木庐于青岛之滨,聚书其中。今春复辞青市参事,扃户写目,匝月乃竟。盖二十年来,辛苦搜求,所获不过三千余册,财力不足,闻见有限,无足怪也。犹幸所藏仅限一类,范围既隘,择别较易,即此区区,已为难得。以言戏曲,粗备梗要,中土所藏,此或居首,持较法京,才百一耳。至于网罗四部,掇拾遗亡,充栋汗牛,事属公家,要非私人所能为力也。且铢累寸积,聚散无常,远者无论,近如聊城之海源,扬州之测海2,累世菁英,终归散佚。今兹所有,当难永保,矧烽火连天,迫于眉睫耶?编次既讫,忧心如捣,辄记所感如右。民国二十有一年,吴兴宋春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