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 2月,三个年轻的女孩,偷偷地离家加入新四军的队伍——战地服务团。三个女兵一到部队,都改成新名字,开始了一种新生活。15岁的张掌珠改名“张茜”:茜草的根可以做成红色的染料,去染红世界!她们刚换上了灰色军装,就跑到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三人的军装都不合身,尤其是军帽的大小不一,但每个人的严肃表情都透出一股坚毅的不可阻挡的英气和信心。
船顺江而下,第二天早晨就抵达九江。这批新四军又在一路昂扬的歌声中转乘火车,晚上才到南昌。张掌珠成为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第一批团员,也是新四军中的第一批女兵。
后来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在 1939年纪念三八妇女节的大会上热情洋溢地说道:“当我们新四军开始组成的时候,有一大批进步青年参加支队的、团的服务团,其中,女同志占极重要的成分。随后,各支队的、团的服务团,合并为一个全军的服务团。于是,在服务团中,成立了独立的女生队,这是新四军有‘女兵’的开始,也是‘女兵’这个称号的起源。 ”
张掌珠、林仪贞、王于畊就是新四军的第一批女兵,她们始终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到了南昌,服务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填表登记。每个人在领到一张油印的白报纸表格时,心情都十分激动,又非常严肃、非常慎重。张掌珠看着表格却迟迟下不了笔,忽然她对林仪贞说:“慢些写,我要改个名字。”林仪贞猛然停住笔:“对,用一个新名字,进入一个新生活。”林仪贞很爽快地说:“好 !在‘林’字旁加个‘王’字边,我就叫林琳。”丁剑影大声说:“太好了,那我就叫丁汀。”说完,两人互相望了望,都很得意地笑了。张掌珠却拿出一本小词典用心地翻着,翻了好一会儿,一拍桌子说:“就是它 !”林琳和丁汀围过来看,只见张掌珠在报名表上公公正正地写下“张茜”两个字。丁汀念着:“张西。”张掌珠纠正着:“张倩。”丁汀不解地问: “‘茜’是什么意思?”林琳拿过词典一看说:“茜就是红色,茜草的根可以做成红色染料。对,去染红世界。 ”
可是,“茜”这个字,十人有八九人不会读,就是在新四军也是十有八九都是“张西、张西”地叫着。开始张茜还认真地纠正:不念“西”而念“倩”,但是大家还是“张西、张西”地叫着,也只好任人乱叫了,就是晚上点名时叫“张西”,也只能答应了。
名字改了,填好了,就该填志愿了。那时服务团划分歌咏、戏剧、舞蹈、美术、通讯和民运六个组。选什么好呢?
张茜早就拿定主意填报戏剧小组,她从小就喜欢戏剧,在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演戏又是她擅长的事。而且她还有一个深藏的心愿,希望一直从事戏剧事业。
丁汀是美术专科的学生,自然选择美术组。而林琳却为了难,她兴趣广泛,活动能力强,什么都想干,反而拿不定主意了。这时,负责发表格的郭宗璞看见了,跑了过来:“你发什么呆啊,有什么困难呢?”郭宗璞外号叫“军长”。林琳说: “‘军长’,你看我选哪个组啊?我喜欢演戏,也喜欢唱歌,又很想参加民运工作,可以报几个组吗?”丁汀也凑上来说:“我也想唱歌。 ”“郭军长”一副老师的派头:“很好啊 !兴趣广泛,志向广泛,是件好事嘛 !”林琳看着他那稚气的老领导样子,扑哧就笑了:“少摆架子了,老同志 !”“郭军长”也笑了:“这有什么好为难的。”他指着丁汀:“你学美术,当然到美术组,我们要画很多宣传画,正缺人,有了你这个正牌的美专生还能放过吗?”又对林琳和张茜说:“你们会讲国语,讲话好,正适合演剧。三八节快到了,团里正赶着排戏,特别缺少女同志,你们就报戏剧组。唱歌是全团一起学歌,上街宣传也都是集体合唱,有你们唱歌的机会。民运工作更不用着急,新四军是共产党的部队,走到哪里,民运工作就做到哪里,人人都要做群众工作。”林琳很是心服口服,就填了戏剧组。第二天,林琳和张茜分到戏剧组,丁汀分到美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