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服务团的年轻女兵们来到秀美的皖南水乡,开始了难忘的军旅生活。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一到云岭,就采访了女兵代表王于畊、周纫惠。她笑着说:“我简直爱上你们了!”不久,王于畊在皖北当了近半年民运组长,师从邓子恢,完成了生命中最难忘的第一课。王于畊格外擅长写戏,她参与创作的多幕大戏《繁昌之战》和《大时代的女性》在军中公演后,“才女”的美誉扑面而来……
军中的读书生活
当主力部队移向前方时,战地服务团也随军部离开岩寺。他们先是移至太平,后转往南陵土塘, 1938年 8月 2日正式移至泾县云岭镇。在云岭,战地服务团迅速发展到四百多人,一时各种人才荟萃,声名鹊起。
云岭是个静谧、秀美的皖南水乡。在云岭至四顾山之间东西长约十五公里的山冲里,坐落着三十多个村庄,新四军军部的各个单位就分布在这些村庄里。战地服务团设在离军部不远的新村。这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王于畊和战友们一到这里,就完全与当地百姓融为一体。老百姓热情为她们腾出了屋子,把门板摘下来铺在地上,上面搭上稻草,给女兵们当床用。一间屋子可以解决一个班十几个女兵的住宿问题。王于畊与张茜住在同一个房间。
战地服务团抵达云岭后,所有人员重新分配工作,王于畊和张茜分配到剧团,她们的好朋友纪白薇、林琳去了民运队。王于畊更加像一个“老兵”那样,体贴照顾年纪比她小一岁的张茜。两人成了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傍晚时分,她们经常在村子周围的花丛绿野中漫步、聊天。
新村有个很大的祠堂,服务团戏剧组平日在里面排练戏剧,或者开会学习。服务团还专设了一个小图书馆,由李珉负责管理。刻苦好学的王于畊,经常来图书馆看书。
刚到云岭时,王于畊偶然发现,住在相邻不远一农户家的几个男兵总是神神秘秘的,堂屋里总是在出操前早早透出灯光来。有一天,她突然闯进去,把他们吓了一跳。原来,这些男兵每天的这个时候都聚在灯下无声地读书学习。王于畊很赞同这种“早读班”,认为这种学习有助于迅速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也要求参加进来。男团员们说参加可以,但要交点“学费”,让王于畊向自己的队长要蜡烛。王于畊当即表示同意,回头找到女生队队长杨瑞年,跟她报告了这件事。杨瑞年不仅爽快地答应给蜡烛,还提出自己也要参加进来。王于畊早读从此有了一个女伴。团部不久还是发现了这个未经批准的“早读班”,但并没有批评他们,反而从中得到启发,从此加强了全团的政治理论学习。朱克靖、徐平羽等团领导亲自为团员们讲解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到后来,全团还增加了夜读时间。
在云岭王于畊和所有的女兵一样轮流持枪站岗放哨、接受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当然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到各部队、各村镇进行抗日宣传鼓动工作。王于畊是服务团歌咏小组成员,有一次,王于畊与张茜、周纫惠、李珉等六位女兵在台上表演小合唱,一位外来的摄影记者将她们引吭高歌的一瞬收入镜头,发表在《良友》画报 1939年第 6期上,照片说明:“教导队队员所组成之小组歌咏队。”这张照片在香港爱国同胞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从这几位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年轻女兵脸上,看到了内地如火如荼的抗日场景,看到了中华民族奋发自强的曙光。
其实王于畊不善于演戏,也不喜欢演戏,她更喜欢幕后的工作,特别是写作和编剧。在服务团自己编排的墙报上经常可以看到王于畊写的文章,虽然只是豆腐块大的短文,却文字优美,时常还会迸发出一些惊人之句让年轻的伙伴直竖大拇指。这些墙报也引得很多军部的干部特意绕个弯子来欣赏,六团团长叶飞只看了一期墙报就对王于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