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灵甫长子忆张灵甫(3)

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 作者:叶永烈


两年后,王耀武向蒋介石“疏通”,要求起用张灵甫,蒋介石也就顺水推舟,放了张灵甫。张灵甫对蒋介石充满感激之情,效忠效力,不断得以晋升。张灵甫在跟日军作战时脚受伤,蒋介石当即派人送他去香港医治。

在吴海蓝死后,张灵甫娶了第三位妻子高彦玉,高氏生二子一女。高彦玉爱看小说,一天夜深,仍在帐中秉烛看书,怠倦而眠。不料,水火无情,蜡烛倒下,点着帐子。她在慌乱中抱小女逃生,二子被火舌吞噬。张灵甫得知后,怒发冲冠,跟她一刀两断。

于是,张灵甫娶了第四位妻子王玉玲,湖南长沙人氏。王玉玲生一子。

这样,张灵甫的四位妻子,各成活一个孩子,所以张灵甫共有二子二女。

张居礼回忆说,1947年父亲战死时,他只11岁。他跟母亲正住在西安,忽接通知,说父亲“挂彩”,要母子俩急赴南京。路过徐州时,他们才听说第74师全师覆没,知道事情不妙。到了南京,小轿车把他和母亲直送蕉园一号,出席张灵甫追悼会。这时,张居礼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四妈王玉玲以及躺在摇篮里的小弟弟张道宇。

当年年底,王玉玲带着张道宇去了台湾。张居礼和母亲邢凤英仍住西安。

解放后,张居礼在西安上中学。他念高中时,母亲双目失明。他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得到了助学金,终于在1959年得以大学毕业。

张居礼被分配到西安第41中学教物理。他工作勤勤恳恳,年年被评为先进。

“文革”陡起风波,“张灵甫的儿子”成了他莫大罪名——尽管张灵甫死时他不过是个孩子。学生们尊敬他,同事们爱护他,在狂风恶浪中保护着他。不过,毕竟“张灵甫的儿子”目标很大,在那样荒唐的岁月难以逃脱荒唐的命运。他被隔离审查150多天,审来审去,他能“交代”点什么?他曾闪过自杀的念头,想到老母,想到妻子、孩子,最终没有走上那条绝路,尤其是学生们、同事们的一片爱心,使他在严寒中得到慰藉。有一次他得肺炎,昏倒在学校,醒来时已躺在西安第一人民医院。他的同事、学生已凑了50元人民币,为他付了医药费……

噩梦终于过去,作为人民教师,张居礼重新得到应有的尊重。他又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像一支红烛,燃烧着自己,点亮着孩子们前进的道路。

“文革”后张居礼在政治上也大翻身。“张灵甫的儿子”,一度如同沉重的十字架,压得他抬不起头来。然而,“文革”后也正因为是“张灵甫的儿子”,他在政治上受到重视。张居礼被调到民革西安市委,担任专职秘书长。他还是全国政协常委。

台湾朋友络绎不绝访问西安,因为这里是古都,也是“西安事变”发生地。他们得知张灵甫的儿子在此,不断要求会见。台湾朋友告诉张居礼,他的四妈王玉玲及弟弟张道宇住在美国,也不时来台湾。这样,张居礼终于跟四妈、弟弟有了联系,终于会面。

张灵甫战死之后,安葬在山东沂南县董家庄。到了1992年,王玉玲请人在沂南县董家庄找到了张灵甫遗骨,并决定移葬上海。2003年12月末,在上海浦东玫瑰园举行张灵甫灵安葬仪式,张居礼作为张灵甫长子,与四妈王玉玲、弟弟张道宇一起出席了安葬仪式。从此,张灵甫长眠于上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