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 挥之不去的“冷血杀手” 比尔还告诉我,其他的案子可能是大一些的孢子。作案者将炭疽热孢子混合 在爽身粉或其他物质中,用人们熟悉的味道掩盖这种致命的细菌。炭疽热孢子本 身是没有味道的,而且它微小到人眼无法识别。 回到办公桌,我决定继续保持冷静。或者至少看上去是冷静的。要知道我的 同事们都是一些洞察力奇强的人,如果他们感觉到我这个“专家”都在害怕,他 们很可能也会失去理智的。 也许是我的镇静鼓励了我的同事吧,当不幸降临在我头上的时候,一位高级 编辑和好友用胳膊环住我,陪我走进楼下的医疗部。当我回来的时候,许多同事 冲到我的身旁,给予我支持。还有人给我泡了一杯茶……现在,这些入都在服用 抗生素。 事情发生后不到二十分钟,《纽约时报》的办公楼涌入了数十名执法人员, 他们来自各个机构,而且每个人都明确地知道要做些什么,清理房间、拍照、取样 化验。许多人都身着防化服.带着防毒面具。我跟他们站在一起,告诉他们事情的 发生经过。他们就像太空人一样在曾经闹哄哄,但现在空空荡荡的大厅里移动, 电话铃无助地响着,但没有人在意。我想我永远也不可能忘记这一暮。 炭疽菌这“穷国原子弹”,困扰着美国! 挥之不去的“冷血杀手" 在美国,关于“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只是集中在“9·11”之后的那几天。 然而,关于炭疽菌袭击事件的报道,几乎天天出新闻,成了挥之不去的“冷血杀手”。 2001年 10 月 14 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汤普森在华盛顿接受福克斯新 闻台采访时说,美国正面临“生物恐怖”。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国家首次公开承认处 于“生物恐怖”之中。 美国总统布什也宣称,炭疽菌袭击事件是美国在“9·1l”事件之后遭受的“第二 轮恐怖袭击”。 炭疽菌袭击事件,一波接着一波,在美国造成了浓浓的“生物恐怖”气氛。二.非常时期的旧金山 > 53 自从 2001年 10 月 5 日佛罗里达州 ((太阳报》的一位编辑死于吸人性炭疽热病 后,关于“炭疽信件”的报道连篇累牍。不是这里发现“炭疽信件”,就是那里发现 “白色粉末”。 10 月 17 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托马斯·达施勒在国会主楼外发布新 闻,由于收到“炭疽信件”,他的办公室已有三十一人在呼吸道内检测出了炭疽杆菌! 这一消息见报之后,一下子又在美国上下引起一阵“炭疽恐慌”。 10 月 23 日,美国司法部公布了寄给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和媒体的炭疽信 件的内容,信中充满了令人不寒而栗的威胁性言语以及对美国和以色列的诅咒。 信上标明的日期都是“2001年 9 月 11 日”。显然,信不是那天写的,也不是那天 寄的。标明“2001年 9 月 11 日”,表示寄信人是“9·11”事件的坚决支持者。 寄给达施勒的信中写道:“你阻止不了我们。我们拥有炭疽病菌。你现在去死吧! 你害怕吗? ” 寄给“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以及《纽约邮报》的信中写道:“又一起 (炭疽信件事 件)发生了。服用抗生素吧。” 这几封信都以这样的字眼结尾:“死去吧,美国!死去吧,以色列!伟大的真主!” 就在这时,一份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寄往纽约市市长办公室的包裹中,居然也发 现了炭疽病菌的踪迹。 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说,这个包裹里装的是一盘寄自全国广播公司主持人布洛 考办公室的录像带,内容是9 月 18 日的一次白宫新闻简报会,其中提及了朱利安尼 的助手。 全国广播公司寄出的邮件怎么会有炭疽菌呢? 纽约市卫生部门发言人说:“我们相信这是交叉污染的结果,而不是一起新的邮 件污染案例。” 几乎与此同时,位于华盛顿的美国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邮件室,也发现了炭疽病菌。 通过邮寄炭疽菌信件进行袭击,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与“广泛性”,因为只消贴 上一两枚邮票,就可以随意寄到东南西北。就在美国各地频频发现炭疽菌信件的时 候,那“冷血杀手”越过了美国国界,出现在世界各地——信件出国,既不需要“护 照”,也不需要“签证”! 第一例美国本土以外的炭疽菌袭击事件,2001年 10 月底在巴基斯坦发生。 那是巴基斯坦最大的乌尔都语日报 {Jangde》报社,收到的一封信件里含有白54 > 挥之不去的。冷血杀手” 色粉末,并经过炭疽菌孢子化验呈阳性。 这家报社编辑夏姆说:。我们收到一份含有白色粉末的新闻稿信件,经过医院进 行炭疽菌孢子化验,结果呈阳性。” ‘ 夏姆还说,信件被打开时有六名员工在场,他们立即服用了抗生素。在化验结果 证实之后,又有六十到八十名报社员工会服用抗生素。 紧接着,德国宣布境内首次查出含炭疽孢子的信件。 那是在 200 1 年 11 月 2 日,德国东部的图林根州 (T h ueringia ) 卫生部官员证 实,他们在对一封寄往该州的信件发现了 。紧急嫌疑物”。在信封上所署寄信者为 “阿汗米德 (A chm ed )”,发信的地点是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经过两次初步检 疫后,发现该信中含有炭疽孢子。他们正将这种可疑物质的样本送至柏林接受进一步 检验。 德国柏林的医院奉命对可能遭受的炭疽菌袭击作好充分准备,大量的抗生素从 仓库调往医院。德国政府则通过媒体,请民众提高警惕,但是不要恐慌。 不过,在柏林经过德国最权威的生化检验机构 R obert- K och- lnstitut检验之 后,作出了否定的结论。当德国卫生部长史密特女士宣布了这一消息,使德国民众顿 时松了一口气。一场虚惊过去。 德国的邮政部门确认,信封上的邮戳表明,这封标明寄自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 堡的信,实际上是从德国国内寄出的。这说明是有人故意制造炭疽菌恐慌。 德国警方透露,光是在“9·1l”事件发生后的2001年 10 月这一个月中,德国各 地就报告发现一百三十多起“炭疽菌可疑信件”。这些信件中的“白色粉末”经过当 地卫生部门检查,均遭否定。惟有图林根州收到的那封可疑信件经过当地卫生部门的 两次检查都呈阳性,这才引发了一场“炭疽菌恐慌”。 在德国那一百三十多起“炭疽菌可疑信件”,最“著名”的一次是德国总理施罗 德收到炭疽菌可疑信件。 那是在 2001年 10 月中旬,德国总理办公室的邮件室员工在一封邮件中发现可 疑的白色粉末,当即报案。 德国警方马上封锁了这一邮件室。总理施罗德当时不在办公大楼内。 经过查验,又是虚惊一场。 德国的“炭疽菌风波”刚刚平息,智利宣布收到寄自瑞士的带有炭疽菌的信件。 那是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一家医院的儿科医生安托尼·班菲在 2001年 11月中旬二.非常时期的旧金山 > 55 收到一封奇怪的信。班菲发现这封信上的邮戳是苏黎世,但是信封上所写寄信地址却 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地方。这封信只有几页纸,上面有一些白色粉末。班菲是医 生,马上对这些白色粉末产生警惕。 智利卫生部立即把那些白色粉末送往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制和防御中 心。经过这一权威部门检验,该中心的发言人莉萨.斯温纳斯基宣布,那些白色粉末确 实含有大量炭疽菌孢子! 此后,在美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以及驻立陶宛大使馆,也相继发现寄给他们的炭疽 菌信件。 2001年 10 月 18 日,以色列总理沙龙办公室发现装有白色粉末的可疑信件,引 起广泛注意。因为那封写给美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的信就写着“死去吧,美国!死去 吧,以色列!伟大的真主!”可见在“冷血杀手”眼中,以色列是与美国并列的“头号大 敌”。何况正值以巴关系恶化之际,而以色列总理沙龙又是鹰派人物。 当时,以色列总理沙龙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打开一封信,见到信中装有白色粉 末,就警惕起来。这两人在打开有奇异味道的信件后,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该 可疑信件被送去检验。 还好,检验的结果是否定的。 从埃及开罗传出发现炭疽菌的消息:开罗一家银行的一名女职员在 10 月 16 日 因收到一份可疑邮件,被怀疑感染了炭疽热病。这名女职员马上被送往一家当地医院 进行检查。埃及卫生部派遣了一个专家小组到该银行办公大楼内进行检查。女职员收 到的可疑邮件也被送往卫生部下属的一个化验中心进行分析化验。埃及海关当天已 经在开罗机场采取严厉措施,对来自国外的邮件进行严密检查,以防止炭疽热病毒渗 入埃及。 不过,经过查验,表明那可疑邮件并没有炭疽菌。 紧张的消息还不断从澳大利亚传出,在那里竟然一连发现十六宗炭疽病菌疑案! 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该市的英国领事馆及昆士兰州总理办公室据告 收到可疑信件。 在墨尔本中部南班克,((先驱时代周刊》大楼一下子收到五个装有白色粉末的可 疑包裹。 美国驻墨尔本大使馆也在一个信封上发现可疑的化学物质,于是连忙疏散使馆 内四十名职员及在同一大楼内其他机构上班的人士。56 > 挥之不去的“冷血杀手” 经过化验,澳大利亚这十六起可疑信件,均与炭疽菌无关。 10 月 23 日,俄罗斯电视台在播放生化武器节目之后,收到一封装有白色粉末的 信件。 那封信并没有回邮地址,不过信封上盖有伏尔加河地区的邮戳。这封信估计是冲 着电视台近期播放一系列关于美国炭疽事件的节目而来。 连这起案件在内,在“9·ll”事件之后,莫斯科已经发生五十四个有关不明白色 粉末的案例,这些白色粉末主要是通过邮件寄出。经过仔细化验,都没有发现炭疽菌。 在法国、瑞士、捷克也相继发现可疑信件,均属虚惊。 2001年 10 月 31 日上午 1 1时,英国驻华大使馆签证处收到一封落款不详的邮 件。工作人员打开后,发现一个用英文打印的字条和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纸包。英驻 华使馆马上把这一情况报告北京市公安机关。 英国驻华大使馆签证处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光华路一号嘉里中心北楼二十一 层,在发现可疑邮件之后,当即关闭,中止签证。 这表明,炭疽菌这“冷血杀手”要光临中国! 这消息当即引起各国记者的关注。为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随即作了答 复:“北京市公安局与卫生防疫部门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提取邮件及纸包并 对可能受污染的环境进行了防疫处理。目前,公安机关已开展对此邮件来源的调查, 卫生检疫部门正在对纸包内的物质进行检验。” 后来,经过仔细查验,证实那些白色粉末不含炭疽菌。这样,中国迄今没有发现一 例炭疽菌信件。 就在世界各国接二连三发现种种可疑信件的时候,在美国国内曾经稍稍平静了 几天,然而在 11月 20 日从康乃狄克州 (C o眦 ticut)传出遭到炭疽菌袭击的消息。 那时候,我抵达美国不久,美国诸多电视频道都转播康州州长罗兰德举行的新闻 发布会,足见这一新闻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 康州州长罗兰德说,一位九十四岁的康州老妇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她被怀疑可能 感染上吸人型炭疽菌,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 她名叫奥蒂莉·隆格伦,居住在康乃锹克州的牛津农场。11月 16 日,隆格伦太太 感到呼吸困难,她的家人把她送入医院,当时诊断为肺炎。但是 19 日的检验结果显 示,老人患的是吸人性炭疽病,这让所有人都感到异常紧张! 隆格伦太太在 1977 年丧夫,多年来一直独自居住在牛滓,生活圈子非常有限。她二.非常时期的旧金山 > 57 的侄女雪莉·戴维斯说,隆格伦很少出门,除了前往教堂做礼拜和每周一次光顾美容 院之外,她几乎没有其他户外活动。 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这位九旬老人没有收到任何信件,跟邮政部门毫无联系。 没几天,这位老人在医院去世。她被权威性医学机构——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C D C )亚特兰大总部,确诊为吸人型炭疽病。我在美国电视上见到她的遗照,身穿 一件天蓝色上衣,眉清目秀。 隆格伦太太到底是如何感染炭疽的? 有关部门也摸不着头脑。 老人的家已经被封锁起来,进行仔细调查。住所中所有的一切,都要接受炭疽检 测。他们还开始对隆格伦太太过去几个月的行踪进行调查,调查重点锁定在邮件上, 看看隆格伦太太的死亡和邮件有没有关系。联邦调查局发言人说:“虽然邮件是最大 的怀疑对象,但是我们不会只关注这一点的,我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 这位老人是“9·1 1”事件之后美国第五位死于炭疽病的人。 在她之前的四位死于炭疽病的人是: 10 月 5 日,美国佛罗里达州 ((太阳报》编辑、六十三岁的鲍伯·史蒂芬斯患炭疽 病而亡。 接着,位于华盛顿美国国务院邮件处理中心,两名邮务员因吸人性炭疽热而死亡。 10 月 31 日,曼哈顿眼耳喉科医院六十一岁的女工凯西因吸人性炭疽热而离世。 在这五位因炭疽菌而死的美国人之中,前三位是因接触炭疽菌邮件死去,第四位 与第五位死得那么蹊跷,因为六十一岁的凯西与九十四岁的隆格伦太太都与炭疽菌 邮件无关,以至美国联邦调查局反复调查,也查不出“冷血杀手”从什么途径侵入她 们平静的晚年生活。 对这两起蹊跷的炭疽死亡事件,美国疾病控制和防疫中心负责人科普兰说:“我 们应该将此事件与其他犯罪行动联系到一起。” 康乃狄克州州长约翰·罗兰也说,隆格伦太太的死亡是“国内恐怖主义”导致的。 他说:“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犯罪行为,肯定有个凶手。这不是意外事故。” 但是,查来查去,又没有查出凶手的影踪。 老妇人之死,在美国又引起一番炭疽菌波浪。 接着,“冷血杀手”居然“杀”到了美国联邦储备局。 在美国,谁都知道美国联邦储备局的威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一句话,就会 引起美国股票市场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