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是最没有学问的一代人 4

听我讲话要小心 作者:吴虹飞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没有什么新房子,我记得我们要到工地去参观,到西郊五棵松的“新六所”,是戴念慈他们设计的,那就是新房子了。现在的新街口北边,快到豁口时,有一个红砖房,也就是三层高,那就是楼房,钢筋混凝土盖的,那就是北京比较大、比较像样的房子了。我们那时的房子都很简单,就是三层的灰砖房,现在北大还可以看到。

北大、清华、燕京三校院系调整,燕京取消了,清华和北大要做大批新房子。我们那时还没有毕业就到工地上去做技术员,有的做材料员,有的是到农村招工,有的到工厂里做木房架。我主要是做工地工会主席秘书。整天不知道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另外一个是当技术员。当时也不懂技术,操作啊,什么也不懂。请了些老工人来,北京附近的几个乡,有很多老工人,天天和工人住在一起。有些老工人就很能干,人也非常好。我们就跟着学了很多东西。后来就一直保持对建筑工地的兴趣,后来每一年教师都要带学生到工地去劳动,学习木工、瓦工、石工、钢筋工等操作。有些人是不愿意去,能推就推,能赖就赖,我却是很喜欢到工地去的。一方面是学到很多东西,另一方面,对工人也很有感情。

那个时候经常提倡劳动竞赛,有“劳动英雄”、“劳动模范”等。东北有一个“苏长友垒墙法”,两个拉线,保证墙垒直。有一个上午,墙垒得太快了,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墙有些不够直,我拿靠尺板靠靠,并没有什么问题,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没有影响的,我也没有说。可是两位师傅的经验很丰富,自己就觉察到了这一点,马上就动手拆。我去报告了工地主任,他来看了看,说没有问题,不用拆,可是老师傅自己看不过去,一定要拆。就把活全拆完了,重新垒,可是他们还保证一天的工作量,一点都不减,一直干到天黑。为什么积极性这么高,那是劳动者有着劳动者的自豪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