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4

虎贲独立师 作者:康振贤


经略西南整编第25军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危机四伏,蒋介石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尖锐、最突出的就是日本的侵华威胁和中共的“红色割据”以及各地军阀貌合神离的不断背叛。蒋介石分别采取的策略是:对日实行外交政策,暂时止住其侵略步伐;对内则采取剿、抚策略,双管齐下。因为中共的“红色割据”在蒋看来是心腹之患,所以按其思维:“唯攘外必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的想法,蒋介石在平息“闽变”后,即腾出手来对中共的中央苏区,实施了第五次大规模围剿。

1934年底,中共在江西的中央苏区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北撤途中进入贵州,但中央军却并没有迫不及待地追击(尾追或超越追击)。以中央军当时的实力,以及急于剿共的心理,就是动员几百辆卡车,装载一部分部队,哪怕只有一个师或一个团,都能够先追到前面的红军,并将其堵住再加以围剿。红军当时刚经湘江之役损失惨重,不可能有能力和中央军抗衡。但是实际的情形却是中央军南北两个纵队的消极行动,红军走多远,中央军就跟多远,始终保持着两天行程的距离,这在旁观者看来这哪里是追击,简直就是护航。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若为对倭计,以剿匪为掩护抗日之原则言之,避免内战,使倭无隙可乘,并可得众同情,乃仍以亲剿川、黔残匪以为经营西南根据地之张本,亦未始非策也。当再熟筹之!”这就不难看出蒋介石的想法,就是想利用“围剿”红军为掩护,积极经略西南,以作为日后的抗战基地。

三十年代初,中原大战刚刚结束,西南军阀割据势力又开始崛起。他们名义上归顺南京的中央政府,实则只是向中央政府要饷扩军,中央政令难以贯彻。在四川,刘文辉、刘湘叔侄之争,以幺爸刘文辉被赶到西康,侄儿刘湘取得川政告终;在云南,龙云赶走了胡若愚、张汝骥,坐上了省主席的位子;在广西,李宗仁、白崇禧虽在蒋桂战争中失败,但蒋介石也难以驾驭李、白,插手广西军政事务;在贵州,王家烈把毛光翔赶下台后,又通过和犹国才的争战,经“关岭”会议达成妥协,坐稳了贵州省主席、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的交椅。

西南各省军阀,深受联省自治的思想影响,不约而同对抗中央统一。为了不致唇亡齿寒,决定联合抗蒋。“九一八”事变后,西南各省更拉起抗日反蒋的大旗。但贵州军阀王家烈因势力不足,常常虚与委蛇,左右摇摆,刚从蒋介石身上拿到好处,转身又和粤桂结成联盟。

王家烈1893年出生在贵州桐梓,家境极为贫穷,少年时靠做苦力,为别人在山路上搬运盐巴为生。王家烈21岁加入黔军,从小兵干起,用了12年时间,当上了黔军第25军第2师师长,并与贵州名门之女,铜仁名媛万淑芬结婚,从此开始走上了事业的顶峰。在有宋美龄第二称呼的万淑芬女士和其家族势力的帮助下,随后当上了第25军副军长,成为了贵州的二号人物。

1929年,周西城在贵州内战中死去,原第25军副军长毛光翔继位。王家烈在其擅长外交的夫人帮助下,走中央路线,开始准备问鼎当时贵州省主席和第25军军长毛光翔的位子。由于王家烈大量重用铜仁人,造成了第25军的内部纷争。

王家烈利用蒋介石的支持和任命,获得了黔东和黔东南的地盘。有了蒋介石的支持,王家烈每月得到了不少军饷和大批枪械。王家烈本人在中央的帮助下,迅速扩充了实力,赶走了毛光翔,登上贵州省主席和25军军长宝座。柏辉章也因在王家烈成就事业上显树战功而擢升中将,接替王家烈任黔军25军第2师师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