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全大局,不辱使命
此时,由于第1军各部折损严重,第102师的增援,对胡宗南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胡宗南作出了分头驰援的安排。显然,胡宗南此举,是站在整体的高度,但潜意识里也不乏有对第102师有“河中无鱼,虾也贵”的歧视。
自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统一中国以来,由于财政压力,国军从属关系向来分为中央和地方,派系林立。此时,各地方部队虽也先后调入了抗日战场,但他们自成体系,而第102师自1935年接受中央整编以来,也就是杂牌中的嫡系或嫡系中的杂牌。胡宗南的安排,对势单力薄的第102师来说,就无疑是一次具有灭顶之灾的考验。于是,广大官兵群情激愤,认为第102师被恶意肢解,从此就会土崩瓦解,家乡袍泽也将会分道扬镳,并由此生出消极对抗的情绪。
第102师官兵之所以有此情绪,绝不是空穴来风。早在北伐时,黔军被全面肢解,北伐左翼军前敌总指挥袁祖铭、第9军军长彭汉章、第10军军长王天培等将领相继遇害,所以在黔军内部一提分割使用,个个都会心有余悸。作为一师之长的柏辉章虽知悉其中的内情,但他更深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长官以带兵护国为己任的道理,因此,“化解、消弭”部属们的不满情绪、重整军心自然成了他的眼前重任。
柏辉章体格健壮,且刚毅肃穆,平时不苟言笑,在第102师中被视为全师官兵的偶像,精神团结的核心。他得知士兵情绪,便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并发表讲话:
本师自出黔迄今,一直身处夹缝,用如履薄冰来形容之,也毫不为过!如今寇兵犯境,辱我中华,本师得以奉调抗倭之前线,获为国建勋之良机。我等革命军人,受国家民族重托于危难之际,唯有牺牲小我,负起重责,方能击败嚣张跋扈之强敌。恳请在座诸君抱定牺牲之决心,养成必胜之信念,成功成仁皆系于此,务望全师将士同仇敌忾还并共督共勉之。我等唯凭不凡战绩方可赢取我军之主动权,方可不负国民之期许。务望各团主官晓谕部属,精诚团结,统一意志,共赴国难,打出我102师之精神!
柏辉章凭此言简意赅的讲话,平复了官兵的不满情绪,有效激励了全师上下有战必胜的信心。
柏辉章要求外调的两个团“务服从上峰指挥,如有动摇军心者、临阵退却者,必依军法从严论处”。同时他命令工兵参谋刘铁轮,从七宝镇带工兵一个排赶到虹桥师部接受任务。其主要任务是:带工兵排前往612团,支援该团开设强渡苏州河的进路,向第1军开进。
刘铁轮到达612团,陈伟光立即带着团副谢泽、工兵排长王雨田等一同前往苏州河察看两岸地形,选定渡河位置。他们走过46师防地,在一个小高地瞭望苏州河两岸地形,隐约望见对岸有敌兵构筑工事。第46师的步哨班长告诉他们,河中时有敌人武装快艇巡游活动,试图登岸;对岸还有敌人炮兵阵地,一发现目标就向我岸开枪开炮。
苏州河与黄浦江一样,是扬子江下游平原上的重要河流。苏州河河宽水深,成为渡河作战的一大障碍,加上河对岸排列着水泥构筑的碉堡,所以渡河攻击相当困难。但陈伟光决心已定,将利用暗夜强渡,敌前过河。
陈伟光回到团部,接柏辉章电话后,再命刘铁轮前往607团察看渡河准备情况。刘铁轮察看完毕回到师部,向柏辉章汇报了两团的准备情况,并转述了陈蕴瑜“誓在苏州河与敌决一死战,纵剩一兵一卒也要打过河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