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鲁迅离开中山大学的内幕 4

大师远去 作者:岳南


1934年7月6日,鲁迅致郑振铎的信中,在提到顾颉刚时仍然火气十足,用刻薄的词语写道:“三根是必显神通的,但此公遍身谋略,凡与接触者,定必麻烦,倘与周旋,本亦不足惧,然别人那有如许闲工夫。嘴亦本来不吃,其呐呐者,即因岁谈话时,亦在运用阴谋之故。在厦大时,即逢迎校长以驱除异己,异己既尽,而此公亦为校长所鄙,遂至广州,我连忙逃走,不知其又何以不安于粤也。现在所发之狗性,盖于在厦大时相同。最好不要与相涉,否则钩心斗角之事,层出不穷,真使人不胜其扰。其实,他是有破坏而无建设的,只要看他的《古史辨》已将古史‘辨’得没有,自己也不再有路可走,只好又用老手段了。”[8]信中所说的“三根”,指顾颉刚本人,在中国古代相面术中,“三根”即指鼻梁,此处仍然是拿顾的红鼻子嘲讽挖苦。此时顾颉刚因与傅斯年闹矛盾,已辞去中大教职到燕京大学任教,这便是鲁迅所说“不安于粤”的由来。

为了顾颉刚搞出的《古史辨》,鲁迅在嘲讽中似感意犹未尽,遂在1935年11月所写的历史小说《理水》中,专门设计了一座文化山,山上有一位“鸟头先生”,他鼻子红得发紫,说话结结巴巴。当人们议论大禹治水时,他吃吃地说:“这这些些都是废话,”立刻把鼻尖涨得通红,“你们是受了谣言的骗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禹,‘禹’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的吗?我看鲧也没有的,‘鲧’是一条鱼,鱼鱼会治水水水的吗?”他说到这里,“把两脚一蹬,显得非常用劲。”

这位“鸟头先生”显然是影射顾颉刚。许慎《说文解字》云:顾字从页雇声,雇是鸟名,页本义是头,“鸟头”这一绰号即从“顾”字而来。鲁迅抓住顾氏考证的“大禹是一条虫”这句话,以其人之道,讽其人之身,可谓老到之至。自与顾颉刚公开交恶,在鲁迅的私人通信里,对顾氏就直接用“鼻公”、“鼻”,或“红鼻”来代替,顾颉刚三字已不复存在了。

鲁迅的怨恨与刻薄,顾颉刚当然有独到的感觉和痛楚,可谓如芒在背,叫苦不迭。他在给胡适的信中就表露过他的心迹:“厦大的风潮,起于理科与文科的倾轧,而成于鲁迅先生的辞职。……鲁迅先生受了广东中山大学之聘,向厦大辞职。他是很得学生的信仰的,……于是刘楚春(理科主任)与鲁迅乃同时出校。”顾颉刚还劝当时正在海外考察胡适“归国后似以不作政治活动为宜。如果要作,最好加入国民党。自从北伐军到了福建,使我认识了几位军官,看见了许多印刷品,加入了几次宴会,我深感到国民党是一个有主义、有组织的政党,而国民党的主义是切中于救中国的。” 顾又说:“这几年中,周氏兄弟假公济私,加以伏园、川岛们的挑拨,先生负谤亦已甚矣,……去年我初到厦门时,曾劝(林)语堂先生不要聘川岛,孰知这一句话就使我成了鲁迅和川岛的死冤家。……辞退之后,孟真见招,因拟到粤。鲁迅在粤任中大教务主任,宣言谓顾某若来,周某即去。……与其说是胡适之派与鲁迅派的倾轧(这是见诸报纸的),不如说是工作派和不工作派的倾轧。” [9]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