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1年艺术危机G点 3

搅局 作者:陈晓峰


这即是郎教授演讲的主题:制造业的普遍危机导致中小企业的生存举步维艰。而正是在这个经济大背景下,戏剧般炮制了当前中国艺术品的疯狂火爆。在郎咸平看来,这一切的背后将酝酿着一场更大的危机。在演讲中他像常识科普那样反复强调,似乎已经知晓艺术界同仁对此毫无知觉的反应,这几乎是一位经济学家对艺术界的一次纯粹道义上的呼吁。当下艺术界更多的是歌舞升平和大话连篇——今秋来自拍卖会上的各种伪喜报,就是皇帝新衣的显著明证。由此,不难想象郎教授内心那团看透本质的郁闷之火,因为他放眼过去尽是当今艺术界的群魔乱舞。此刻,明星郎教授深刻地知道,他的“制造业危机论”这把火应该适时烧向艺术界,他似乎更迫切地希望正在寻求投资艺术品快感的人们,很快就能感受到这场灾难深重而不是幸福爽歪歪的危机G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的质感正在于这是个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静态视觉景象,尽可能还原事实,并在视觉方式上做到几乎白描的记录——这在卯丁团队看来是最贴切的表达。但论坛中因为郎教授带来的极具视听效果的艺术危机G点论调,加上他超强的表演性演说,可谓将原本静态的展览融合到动态的真实世界中,微妙地构成了展览所需要提示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分界线。很多败在表象、痛在心里的思考社会的线索都被拉扯出来,也正是展览所能带来的视觉冲击和人性的感受力。同时也让评判一个展览的好坏有了自然的分割线,因为好的展览是让人放松情绪停顿下来继续思考,而坏的展览则让人一头雾水,随之而来也随之而去。很多展览都如后者给人过眼如烟云的错觉,也就无法提及展览所要揭示的意义。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展览现场。艺术家魏艺通过视觉提炼方式传递了郎先生演讲中提到的制造业危机之后发生的局部场景。比如,一组呈现南方凋敝工厂尚未成型的塑料模特残肢,清晰地证明了处于全球化产业价值链中中国式制造业的脆弱,同时也给观者带来了实物结合的现场、心理、空间、经济生活领域、艺术家作品等多维体验。而郎教授则用上百个数字不厌其烦地证明了中小企业破产的原因,即中国企业领取了制造者的角色,而产生价值最重要的“三大非制造环节——产品研发、渠道物流、关键零配件都拱手让给了欧美,我们就丧失了定价权”,这就将最烫手的山芋捂在了手里。在房地产投资受限之后,将目光转向奢侈品、古董、艺术品就成了那些制造业主的天然选择,于是中国经济危机越陷越深也就成为了必然趋势。换句话说,艺术品市场越火爆,中国经济将越加速进入衰退期。

就展览和衍生的相关论坛,与其说艺术家的作品在寻求经济学家的判断,不如说经济学家见证了艺术家视觉化金融危机的产物;与其说经济学家的演说在寻找艺术家的价值观判断,不如说是艺术家用他们的工作方式回应了三年前那场金融危机的具体痕迹和准确方位;与其说经济学家和艺术家都为今天的展览相约而来,不如说他们是在对这个发生异变的领域发表不同的看法。这就是《走过一千零一夜——金融危机三周年后我们的今天》包含的可以触及的信息。这样的展览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作为媒介发酵的平台,让我们得以继续审视今天所处的经济环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