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浩大的展览是不是也是对这些明星们曾经解构的宏大性主题的嘲讽呢?将观众带入到这样一个的现场中,是要让观众关注艺术家的庞大实力吗?
对娱乐大潮的揶揄已经被当代艺术圈发挥得淋漓尽致,只不过这样一种寄生的模式将艺术家的创造力一再漂白得干干净净之时,来自内外部的质疑也就被释放出来了。今天我们不断对展览的质疑以及感到了这个行业的疲惫感与压抑之时,正是最好的例证。
2004年底至2005年初,开始突显的中国当代艺术并没有构建一个互动和有序的机制,让这个机制在成形之前失去了一个建构的历史契机,从而成全了另外一种以市场操作为主要手段的炒作“机制”。
但问题是这种将每次展览都当做促销的手段,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经失去了它的新鲜感和对艺术的有效推动力。这种机制的副作用,就像已经到了汽车该年检的时刻了,不修就要损坏主体性的价值。
事实上,看似“里应外合”的中国当代艺术经营起来的主流价值,也正在被解构,从而将再次走上重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