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虽也流传着不同的版本,但是无论“毒疽”还是炮伤致死,都与袁崇焕刀兵相见、兵败宁远息息相关。因此,与其说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伤病,不如说死在战无不胜的神话被一举打破的郁闷里,而且打破神话的竟是一介汉族文官!伟大的天命汗估计至死都在费解:袁崇焕,你的身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难以破解的密码?
同乃父一样,皇太极继任汗位后,起初也“折”在袁崇焕手里。遵化、蓟州、通州等阻截战,都让皇太极领教到了什么叫“折戟沉沙”。在女真人眼里,汉人就是这样,军事胜败不大直接形容,喜欢用些比较含蓄的词儿来概括。更可怕的是,汉人有文字、重文化,前人写下打仗经验供后人借用。此外,前人元素还直接导致了汉人心性的复杂,这些“传承”都在袁崇焕对后金的又打又和、吊唁供粮上得到了具体体现。
关于皇太极熟读《三国》并施出所谓“反间计”、借崇祯之手除掉袁崇焕一折,实质上是其聪明的曾孙乾隆指使当代“文豪”张廷玉重修《明史?袁崇焕传》的结果。即便是真实发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的计策也并没高明到哪里。因为从被捕到被杀,足有八个多月,无论皇太极故纵被俘太监逃回向袁“捎话儿”,还是袁曾派人吊唁努尔哈赤,包括与后金之间可能存在的“议和”,时间上并不仓促,应该是可以查清的。崇祯皇帝并不昏庸,智商也不低,只是多疑。而大明王朝数百年积弊不是一任帝王短期内便可力挽狂澜的,这需要改革和君臣协力。偏偏崇祯抱定了一个“杀”字诀,在位十七年,所杀官员不计其数,其中包括总督七人、巡抚十一人。内阁重臣频繁更换,先后用了近五十人。
也就是说,崇祯的人才观和纷繁杂乱的明廷关系帮了皇太极的大忙,“自动”替他扫清了一大块障碍。从崇祯身上,皇太极看到了“咎由自取”的成分。明廷加给袁崇焕的罪名为“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等,大致的意思是袁崇焕作为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工作不到位,隐瞒军事险情,把粮食卖给蒙古和后金,枉杀有“海外长城”之誉的左都督平辽将军毛文龙,根本不存在“谋反”这类罪名。
在这里,袁崇焕的政治定性不是焦点。从行为上看,袁崇焕是英雄,毛文龙也是英雄。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崇祯又杀了袁崇焕。这些给后金的“帮忙”之举,绝非皇太极所能一手导演,而是大明君臣习性使然。
两千多年的儒学熏染,让汉室皇帝成于此,更败于此——成于开国皇帝的用人得当,败于亡国之君的用人失利。自然,用人需要选择、选择需要目光、目光需要积累和学问,学问还是要从汉人和他们的前人身上汲取。总之,种种迹象提醒皇太极,汉人可学,汉人可用,但其中三昧是用对人、用对地方。
如果说上述负面教育让皇太极开了眼界,那么此前明御史张铨、太仆寺卿张春等人的誓死忠君,让皇太极在感慨羡慕之余,“崇儒”指数也一路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此同时,皇太极也在反思自己的政治处境。继位之初,来自关中的“外患”及各大贝勒拥兵自重的“内忧”都曾让他寝食难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哥仨都不好惹。皇太极每次正式上朝时,都要先叩拜三大贝勒,然后才能归坐,三位爷一个不高兴还会给他“好看”。遥望明朝虽然大势已去,而粉身报君、肝脑涂地的忠臣却层出不穷。有道是心动不如行动,为了巩固汗位,完全有必要把三纲五常予以借用并适时发挥。祖大寿、洪承畴等人的归降,更让皇太极看到了汉室君王唯我独尊的曙光。
的确是有为之君,天聪三年、八年及崇德三年,后金先后三次开科取士,其后基本上形成了三年一考的局面。大量儒生进入仕途的同时,更减轻了本人及亲友团对后金政权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