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敌》 译本序:谢立丹和他的戏剧(1)

亨利八世 情敌 我的国家(杨周翰作品集) 作者:杨周翰 莎士比亚 谢立丹 (美)戴文波


理查·布林斯理·谢立丹1751年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祖父多玛斯·谢立丹(Thomas Sheridan)是一个牧师。他是伟大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晚年的亲密的朋友。父亲也名多玛斯·谢立丹,曾写过戏剧,作过演员。母亲佛朗西斯·钱伯林(Frances Chamberlaine)曾写过小说,也写过戏剧。谢立丹自己幼年在英国哈罗中学念书,毕业后就随着他的家庭迁居到英国西南的巴斯温泉。不久,他就到伦敦去从事戏剧创作。从1775年到1779年,前后共写了六部剧本。1780年后,他开始参加政治活动,当选为议员,并在外交部、财政部和海军内担任过重要职务。在这一段时期,他在议会中发表过一系列演说,反对在美洲进行战争,反对驻印度第一任总督华伦·海斯汀斯(Warren Hastings)对印度王公和居民的残暴行为,反对政府在1794年对雅各宾法国作战以及主张保卫言论自由等。其中最著名的是1787年揭发海斯汀斯的长达五小时半的演说。这使他赢得了演说家的称号。这些演说的内容主要代表着产业革命以后逐渐形成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谢立丹是一贯站在大工业资产阶级立场来反对统治英国的土地贵族集团和金融贵族的。他的思想是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的思想,但他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却只有一些间接的反映,因为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完成于他参加政治活动之前。

在他参加政治活动以前,他就用一万镑的巨款收买了著名的珠瑞巷剧院(Drury Lane Theatre)(1776年),并在这剧院上演他自己的剧本。在他参加政治活动的同时,他又把珠瑞巷剧院重建了一次(1794年),他自己从事排剧、编写、管理的工作。1813年他因负债曾一度被捕。晚年患脑病,死于1816年。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他的日记中曾写道:“谢立丹所做的和他所愿做的一切,永远是某一类事物中最卓越的。他写过最卓越的喜剧(‘造谣学校’),最卓越的歌剧(‘杜艾娜’),最卓越的笑剧(‘批评家’),最卓越的挽诗(‘纪念名演员贾立克’),最后,他还做过确实是最卓越的演说(著名的为印度本国的王后辩护的演说),这是我国从来没有人能想到或听到的一篇演说。”

谢立丹的创作时代是英国启蒙运动时期。英国启蒙运动和法国不同,它不是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而是在其后。这就决定了它的妥协性和保守性。尤其当产业革命已经发生,工业无产阶级已经开始形成以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广大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变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时社会上已存在着一种新的革命的可能性。由于这一历史发展的特点,代表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英国启蒙主义虽然一方面反对封建残余,但另一方面就不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启蒙主义那样具有积极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