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日渐扩大的疆土,吴大爷很高兴。他有理由相信,华夏江山已经唾手可得。
南国的半壁河山,已经被自己牢牢控制。他想到了耿精忠、想到了孙延龄、想到了尚之信,想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吴大爷始终觉得,这是兵书上最为英明的策略,他想还用。
南方已经掌控,他认为西北也容易掌握。
至于理由,十分简单。陕西提督王辅臣,甘肃提督张勇,都是自己的老朋友了,与自己很有些交情,在过去的数年间,吴大爷拿他们当兄弟,且大好形势俱在,他们应该能识时务。
王辅臣,山西大同人,猛人。
此人出场时行头比较固定,骑匹黄骠马,作战极猛,只要他出现,想要逮谁就逮谁,没有哪位能够抵挡(来则擒人去,莫有撄其锋者),对于这位猛人,人送外号:"马鹞子"。
关于他的履历,比较简单,也比较复杂。简单说来,他只做过一项工作,就是大战剁人。复杂说来,他替土匪剁过人,替明朝军队剁过人,也替清朝兵剁过人,一直没有休息。
顺治帝很欣赏他的勇敢,授予他御前侍卫的职业。不久,他跟着另洪承畴大人下江南,一路走来,他入湖广,攻贵州,占云南,在所有的战场上,几乎都能发现这位特立独行的人。
王辅臣虽然行头很标新立异,但他也是个细心人。对于上司洪承畴,他伺候得相当勤勉,因为洪承畴是个书生,所以骑马不擅长,每次遇到险要地段,王辅臣就下马给洪大人牵马绳。如果遇到特别险要的地方,洪承畴不仅牵马绳,而且还下马背洪大人过去。
至于说是王辅臣拍马屁,或者是感恩,我搞不清楚。
但是,我能搞清楚的,是洪承畴被王辅臣的行为感动了,他力荐王辅臣担任湖广总兵,而王辅臣则为洪大人这种知遇之恩而感动,打仗更猛,反正二人建立了特别亲密的关系。
洪承畴退休后,吴三桂把王辅臣要了过来。
吴三桂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吴三桂心贪,手毒,然而,他的确是一个爱才的人,因为他知道人才的重要,当然,吴三桂看重王辅臣,除了看重王辅臣打仗在行外,还看重他忠心。
王辅臣来到吴大爷手下,吴大爷对他非常好。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什么好玩的东西,什么好看的衣服,别的将领都没有,单单赐予给王辅臣,对待王辅臣,就如对待亲生侄儿。
吴大爷始终信奉着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康熙皇帝登基,他继续想到了王辅臣。顺治说过,王辅臣是一位猛人,而且很忠心。王辅臣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知道只要别人好心对他,他就会好心对别人。康熙知道吴大爷对他不错,而这对于自己来说就是威胁。
既然王辅臣能干仗,又忠心,就不能让他继续留在吴大爷身边,必须调走。
其实,早在康熙亲政后,灭三藩的运动就已经开始。康熙先不断对三藩表示冷淡,然后又把三藩周围能干事的主儿逐个调走,最后是尚可喜的奏疏,逼反了吴大爷,康熙只能动粗。
王辅臣终究是被调离开了云南,派他到陕西做陕西提督。